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磷系阻燃剂对锦纶阻燃整理优化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由表7对试验结果的正交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 对平均余焰时间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阻燃剂用量 > 浸 溃时间 > 浸渍温度> 助剂用量;对平均滴焰时间的影 响大小依次为:浸渍时间 > 阻燃剂用量=浸溃温度> 助剂用量;对平均燃烧长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阻燃剂 用量 > 助剂用量 > 浸渍时间 > 浸渍温度。

对各个指标的综合平衡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是阻燃剂用量,其次是浸溃时间,然后是浸溃温度,最 后是助剂用量。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阻燃剂用量 200 g/L;助剂用量 15 g/L,浸渍60<€ x3 h。

在最优整理工艺条件下,所整理的织物水洗15次 后测得:平均余焰时间6. 5 s,平均滴焰时间3 s,平均 燃烧长度5. 85 cm,各项阻燃性能指标都能达到美国 航空防火标准(平均余焰时间< 15 s,平均滴焰时间< 5 s,平均燃烧长度<20.3 cm)。测试最佳整理工艺整 理后的织物甲醛含量为0.43 mg/kg。所以经过阻燃 整理的黏扣带甲醛含量远远低于相关规定标准(婴幼 儿类服装<20 mg/kg,成人服装备75 mg/kg)[5],符合 纺织品后整理的生态环保要求。

4结语

通过单项因子试验得出:阻燃性能随着阻燃剂用 量的增大而提高,助剂用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浸渍温度越髙、浸渍时间越长会使阻燃性能相应提高。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阻燃剂用量, 其次是浸溃时间,然后是浸渍温度,最后是助剂用量; 最优优整理工艺为阻燃剂200 g/L,渗透剂15 &/L,浸 溃60弋x3 h。测得整理后织物甲醛含量0.43 mg/kg, 符合纺织品后整理的生态环保要求。水洗15次后,其 阻燃性能仍达到美国航空防火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艳玲,毛如增.超细氢氧化镁阻粉体表面改性研究[J].粉体加 工与处理,2007(1 ):29 - 32.

[2 ]佘文®.硅烧偶联剂封端改性水性聚氨酷的研究[J].中国胶粘 剂,2008,17(6):10-15.

[3]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GB/T8629—2001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56 - 62.

[4 ]焦晓宁,刘建勇.非织造布后整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5]陈芸.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J].认证技 术,2009(2) :23 - 24.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