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磷系阻燃剂对锦纶阻燃整理优化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摘要:采用磷系阻燃剂对锦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各因素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得出锦纶织物阻燃整理优化工艺为阻 燃剂200 &ZL、助剂15 g/L、浸渍温度eot x3 h。经整理的织物中甲醛含量0.43 mg/kg,且水洗15次后阻燃性能达到 美国航空防火标准,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锦纶燃烧时熔融滴落容易造成火灾蔓延[1],因此 限制了其应用。普通阻燃锦纶织物采用卤素阻燃剂, 虽然具有阻燃效果,但用于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 具时,容易释放有毒气体,使能见度降低,带来安全隐 患。锦纶的活性较差,导致阻燃整理液无法渗入纤维 内部,造成阻燃效果降低,耐洗度差采用磷酸酯类 无卤素阻燃剂对锦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具有耐久性。

1试验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 l.i试验材料和设备

试验材料:乳化剂LF100、片碱、磷酸酯类阻燃剂、 渗透剂(异丙醇)、锦纶66织物,织物经、纬密分别为 75,160 根/10 cm,面密度0.318 kg/m2。

试验设备:电子天平、HH - S数显恒温水浴锅、垂 直燃烧试验仪、西门子全自动洗衣机、焙烘箱、GDW/ JB -0100型高低温热交变试验箱、GDYQ -201SY型 纺织品甲醛测定仪。

阻燃整理工艺流程

配制阻燃液—浸渍(浴比1:丨0)—脱水(8 min)^ 烘干(70t x30 min)—•性能测试。

1-3测试

1.3.1阻燃性能测试

采用垂直法,参照标准GB/T 8745《纺织品燃烧 性能织物表面燃烧时间的测定(ISO 10047 - 1993, IDT)》。

耐洗性能测试

弓丨用GB/T 8629 — 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 和干燥程序(ISO 6330:2000)》[3]。

2试验机理

磷酸酯类阻燃剂燃烧时生成的偏磷酸可形成稳定 的多聚体,覆盖于材料表面,隔绝氧气和可燃物。另 外,在燃烧过程中能促进有机物质转化为碳(元素 碳),就减少了易燃性含碳气体的形成。碳还阻止了 氧及热进人被燃烧的物体,以此来保持物体不致燃烧。

在阻燃整理工艺中,阻燃剂是决定阻燃效果的重 要因素,阻燃剂用量越大,织物阻燃效果越好。渗透剂 可以促进整理剂均匀分散地渗透至纤维内部,提高阻 燃剂的固着率。为了使阻燃剂迅速和纤维大分子反 应,浸溃温度对反应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浸溃温 度高、时间长,可以加快整理剂扩散至纤维内部,使反 应充分进行。当然,浸溃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纤维毛 细管的扩张和交联反应是有限度的,而且也应该考虑 能耗与实际生产效率。因此在整理工艺中探讨阻燃剂 用童、渗透剂用量、浸渍温度与时间对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很有必要,也是优化工艺时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3试验部分与结果分析 3.1单因子分析

3.1.1阻燃剂用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工艺参数:渗透剂异丙醇用量15 g/L,浴比1: 10, 浸渍条件60弋x2 h,阻燃剂用量1 g/L。试验结果见 表1。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