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高专用性节约型助剂
(1)染整加工用新一代生物酶
生物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高新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制造生物酶或酶制剂,用其进行染整加工被公认是一种绿色染整技术,不仅具有专一性,而且效率高、反应快、能量省、耗水少、工时短、污染少又不损伤纤维、避免后续染色不匀、提高给色量等。目前已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纺织湿加工领域,新一代的品种不断被开发。
①LANXESS(朗盛)公司的Baylase EVO是一种新型生物酶制剂——果胶酶,能用于移除纤维壁中含有天然棉蜡的果胶,它与Diavadine UN(一种专用的表面活性剂)组合能温和地移除蜡,使被处理的织物比经过苛性钠处理后质量损失少,并具有柔软的手感和高的亲水性,也改进了外观,加工成本最高可节约25%。
②德国AB公司(德国英联酶制剂公司)的BIOTOUCH全新一代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使棉抛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改为一浴两步或一浴三步,最大限度地节时(省略了传统的抛光和灭活工序)、节能、节水。
③Novozymes(诺维信)公司的Scourzyme NP是一种新精练酶,利用生物原理分解棉、麻纤维上的果胶,有利于纤维中脂、蜡质和其他杂质的去除,应用条件更温和、对织物精练更有效、能耗和水耗更低、对环境影响更小。
④青岛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精练酶KDN可用于棉、麻等纤维/纱线/织物的前处理,具有降低工艺温度、减少处理时间、避免高温碱煮等特点,不仅提高了处理后织物质量,而且降低了能耗水耗、减轻了废水负荷。
(2)防泛黄助剂
①巴斯夫公司的TX1567是一种防止白色合成纤维织物在贮存或运输时与包装材料相接触的地方泛黄的专用助剂,它能有效、可靠地防止氮氧化物与抗氧化剂丁基化羟基甲苯(BHT)分子结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合纤织物寿命,达到节能减排降污的目的。
②Depicol AY也是一种防泛黄专用助剂,用于防止聚酰胺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的混纺织物等在染色后热熔固着时发黄。
3.1.4多功能节约型助剂 (1)多功能前处理剂
①科莱恩公司的Sandoclean T10 liq.,是一种具有润湿、净洗、稳定等多种功能、易生物降解、适合退、煮、漂三合一工艺的新型多功能前处理剂,它由脂肪醇、聚乙二醇醚和芳香族磺酸盐复配组成。
②上海亿华工业化学品有限公司的多功能前处理剂YH–SC是一种用于以棉为主的织物的主机,它集精练、稳定、螯合、分散和碱作用等5种功能为一体,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降污效果。
③宁波金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涤棉爽JF–99是一种适用于T/C、T/R、CVC等混纺织物使棉前处理和涤纶染色能同浴进行的多功能助剂,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与混纺布的传统工艺即碱性漂底→酸性染涤→碱性套棉相比,该新助剂可节省螯合剂、精练剂、碱剂、氧漂稳定剂、冰醋酸和高温匀染剂,还能避免涤纶低聚物的出现,无染斑、色点等疵病。以1 t T/C针织布为例,可节水50 t,节电150 kW?h,节汽50 t,节时3~4 h,减排50 t,提高设备利用率20%以上。
(2)多功能整理剂
科莱恩公司的Hydroperm ECO liq.是一种以脂肪族聚醚酰胺溶液为基础的新型弱阳离子亲水性多功能整理剂,它能提高控制湿度的能力,促进更快的吸收、导湿和表面蒸发,用它整理的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洗性、柔软的手感和不损害织物用荧光增白剂处理得到的白度等。
3.2工艺创新
3.2.1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合成技术和复配增效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仍将是纺织印染助剂企业进行产品研发、丰富产品和改进功能的重要手段。但是,近30年来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合成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新合成技术发展不快、高新技术应用不多,在整个行业中化学合成所占的比例逐步缩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合成或很少进行合成,主要依靠采购原料进行复配或混合来生产,所以目前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制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较大。众所周知,纺织印染助剂的合成技术是企业个性化、创品牌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关键。随着助剂生产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对合成技术必将越来越重视,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合成技术和复配增效技术并重的趋势。
3.2.2化学合成新技术
当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中高新技术不少,比较突出的高新技术有催化技术、三氧化硫磺化技术、连续硝化技术、绝热硝化技术、复配增效技术、绿色溶剂反应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微乳化技术等。特别是催化技术,它是目前纺织印染助剂清洁生产工艺中发展最快的绿色制造技术,是各国制造业关键技术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它具有高选择性、高收率、高纯度、低污染等特点,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属于原子经济反应技术。目前它包括骨架镍催化加氢还原技术、相转移催化技术、分子筛催化技术、非晶态镍催化技术、金属化合物催化技术、酶催化技术等;复配增效技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高新技术,又称组合增效技术,它具有节资、节能、节水、减排、降低成本的显著效果。
3.2.3复配增效技术的方式复配增效技术目前大致可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复配方式,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能的助剂按照一定原理和比例进行复配,这是国内外助剂制造商的主要制造方式;另一种是内复配方式即在助剂分子结构中引入另一种助剂的功能基团,使之具有新的功能。如在氨基硅油的结构中,引入亲水性的聚醚及季铵盐可得到既柔软又亲水的改性氨基硅油。
3.2.4先进环保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纳米技术的应用可起到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作用,例如可制成纳米材料抗菌粉、纳米级乳液粘合剂、纳米级有机硅乳剂等。先进环保适用技术的开发也是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加快使用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开发的比较重要的新型环保适用技术有持久高活性铁床技术、树脂吸附技术、渗透膜技术、湿式催化氧化技术、非流式厌氧污泥床生化技术等。不仅如此,助剂生产过程的DCS控制和采用仪器进行中间控制对稳定生产、提高质量、节能减排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工艺创新内容。这种从无毒无害原料、可再生资源、无毒无害催化剂、无毒无害溶剂到原子经济反应、高选择性反应以及生产过程的DCS控制,再到三废的有效治理、废物的回收利用、废水的循环利用,保证制造出节能减排环保型助剂就是工艺创新的全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水源和环境代价来实现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赢得最大的经济产出。
3.3服务创新
随着纺织纤维和染整工艺的不断改进、新纤维的不断涌现、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印染行业对纺织印染助剂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因此加强应用服务,提供更细化和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选好和用好纺织印染助剂是纺织印染助剂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纺织印染助剂市场的开拓和产品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管理创新
为了形成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创新氛围,推动和促进行业创新步伐,建立适应于创新氛围的现代管理体系非常重要,这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对现有管理体制、机制、方式等进行改革,要有尊重人才和尊重知识的强烈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目前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企业规模小、厂点太分散的状况不利于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也不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企业进行并购和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而且也只有这样,优势企业才能获得超越行业的发展机会。所以,管理创新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保证。
4·结语
建国60年来,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工业是在机遇与挑战、仿造与创新中发展过来的。通过:(1)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2)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技术创新有所突破;(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4)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体制机制转换进一步深化等一系列措施,我国由一个原来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发展成为世界上纺织印染助剂的生产大国之一,创造了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工业的辉煌业绩,实现了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工业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工业向更高质量与更高水平发展的基础。
当前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工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表现在节能减排要求高、环境健康要求严、市场质量要求多、而且存在的问题不少。但发展的机遇依旧存在,必须牢牢抓住机遇,用于迎接挑战,大胆科学创新。这有这样,建国60年形成的大好局面才能不断扩大,我国由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大国发展成为生产强国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田利明,康宝祥.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J].中国染协通讯,2009(2):4–9.
[2]范荣香.印染助剂需求增长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染协通讯,2008(12):19–20.
[3]编辑部.印染企业谈国产助剂与进口助剂的差异[J].印染资讯,2009(4):15–18.
[4]章杰.积极做好REACH预注册和注册准备[J].中国染协通讯,2008(3):11–16.
[5]陈荣圻.表面活性剂的生存安全性[J].上海染料,2009,37(2):17–24.
[6]章杰.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新型前处理剂的发展和应用[A].2010全国印染低碳经济适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10.
[7]徐谷仓.推广采用节能降耗减排的科技成果[J].染整技术,2008,30(7):24–25.
<<上一页[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