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甘油醚柔软剂的制备及在纺织品整理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8日

2.4.2反应时间

由图7可知,反应时间延长,原料之间的接触概率增加,TPAC收率因此也增加,3.5 h后,TPAC收率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最佳反应时间取3.5 h.

  

2.4.3 pH值

由图8可以看出,pH值对该反应的影响较大,以9为宜,太低,体系中的H+浓度太大,致使游离出的N(C2H5)3偏低,进攻环氧三元环的亲和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太高,游离N(C2H5)3增多使损失增大.

 

2.5 TPAC的性能

2.5.1表面张力

由图9可知,TPAC的表面张力γcmc为33.80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7.94×10-4 mol/

  

2.5.2泡沫性[8]

由表1可知,TPAC的发泡性高于D1821,主要是受到醚键和羟基的影响,使其亲水能力增大的缘故,但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相差甚远,这将使TPAC表面活性剂作为织物用柔软剂更为有利.

2.5.3柔软性

普通长链脂肪烃季铵盐柔软剂乳液粘度较大、稳定性差、易分层,要克服这些缺点,就应适当提高柔软剂分子的亲水性.[9]醚键和羟基的引入,增大了分子整体的亲水性能,使柔软效果得以提升.由表2可见,TPAC的整理效果基本能达到同类产品(D1821及有机硅类柔软剂AS)的效果,且在润湿角方面,TPAC较优,所以TPAC整理织物在吸汗、吸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结论

(1)TPAC最佳合成工艺:以甲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在n(NaOH)∶n(EPIC)∶n(ROH)=1.2∶2∶1,50℃反应4 h的条件下制得十四烷氧基缩水甘油醚中间体,之后以乙醇作为溶剂,在n(烷氧基缩水甘油醚)∶n(三乙胺盐酸盐)=1∶1、30℃反应3.5 h、pH值为9时产物的收率最高,可达92%.

(2)TPAC由于含有醚键和羟基,使其水溶性增大,这不仅改善了普通长链脂肪烃季铵盐柔软剂乳液粘度较大、稳定性差的缺点,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柔软性,且吸汗、吸湿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钟宛芸.织物柔软剂的应用概况[J].精细化工,2002,19(增刊):116-117.

[2]唐增荣.纺织柔软整理剂的应用综述[J].染整科技,2002(2):15-17.

[3]岳可芬,李涛,周春生,等.新型阳离子柔软剂的合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3):225-226.

[4]杨永年,张新力.酯基季铵盐在织物柔顺剂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7,30(10):12-14.

[5]王明权,蒋惠亮,赵丽燕,等.双长链酯季铵盐的合成与柔软性能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6,36(4):215-218.

[6]FRANKLINR,MENDELLOR,IACOBUCCI P A,et al.High di(alkyfattyester)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in fabric softening andper-sonal carecompositions:

[7]杨建洲,苏秦岭,苗宗成,等.甘油酯季铵盐型纺织柔软剂的制备及应用[J].针织工业,2007(1):60-65.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