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制革下脚料提取超短真皮纤维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2.2化学方法[14-21]

化学方法主要有酸法、碱法、酶法和氧化法。用化学方法对皮革下脚料进行处理,其产品主要用作提取明胶、提取胶原蛋白和制作医用创伤敷料或化妆用品,而该方法不但制作过程复杂、成本高,且由于产品是紧贴伤口或贴肤使用,人们宁愿使用来自于好的原材料制成的产品;还有用于制备复鞣剂、涂饰剂和加脂剂、蛋白填充剂,用革屑水解产物降低脲醛树脂固化膜的甲醛排放量以及对印染废水的吸附等。虽然化学方法制得的产品附加值较高,产品种类多且应用范围广泛,但普遍存在处理过程复杂、加工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以及下脚料利用率低的缺陷,这也是这多年来大量制革下脚料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

总之,物理和化学两大类处理方法都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因此吸收优点,弥补不足,研究新的处理方法,使制成品附加值高,下脚料利用率高,并能达到产业化水平,将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创新。

3·制革下脚料下游纺织产品的开发前景

我国对制革下脚料再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近10年来才相继有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22],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化学法,采用酸、碱、酶处理剂从废铬革屑中将胶原纤维(蛋白)进行分离,提取物基本为粉末状,无法进行纺织加工;而物理机械方法主要集中在与植物纤维联合使用造纸[4,6-7,12-13,23-24]。本文对制革下脚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做简单介绍。

3.1再造真皮纤维革

天然皮革中胶原纤维经过鞣制,彼此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使纤维之间交联力远大于原真皮纤维的断裂强力,因而用普通方法难以提取纤维制作成品。美国专利[24]采用一种锤式研磨机处理制革下脚料,可得到具有一定长度分布的真皮纤维,纤维最大长度为6 mm,短纤维长度为1 mm左右,线密度在1.7~3.0 dtex之间。将提取的纤维经过气流成网后(使用真皮纤维的比例至少为90%,其他为热塑性合成纤维),采用水刺法进行固结,由于真皮纤维极易卷曲,且质轻,在高压水流作用下容易四处飞散,因此还采用了防护装置。水刺加固后制成的再造真皮纤维革不仅有天然皮革良好的吸湿和柔软性,还具有较好的强力,质地均匀,且不同部位的纵横向断裂强力接近一致,因此再造真皮革在制作服装和鞋类制品时可以像织物一样直接剪裁,不需要经过人工挑选。而天然皮革由于所取动物的部位不同,其皮革质量差异很大,如腹部皮强力就远小于背部皮,同一动物取不同部位的皮制成的产品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该专利中没有具体介绍真皮纤维是如何提取的,但有文献[8]介绍了日本研制提取真皮胶原纤维的试验解纤设备和相应方法,先将制革下脚料进行适当的化学处理,随即用解纤机使纤维膨松,再用机械方法使交织的纤维进一步松弛,然后通过带有针布卷的滚筒解纤机,可以得到适合于纺织加工的真皮纤维。文献[7]还介绍了日本用提取的含铬胶原纤维制作合成革底基的方法,主要采用针刺法作为加固手段,用提取纤维占40%~60%的混纤制成非织造布,该制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吸油性,柔软性特别好,如果进一步用各种鞣剂处理,还可以提高其耐热性。

3.2真皮纤维纱线及其织物

将提取的真皮纤维先进行纺纱,然后再织布。专利[25]介绍一种纺纱用纤维条及其加工方法,采用制革下脚料提取的真皮胶原纤维5%~100%、纺织纤维0%~95%,经过原料筛选、浸渍、脱毛、液体解纤、脱脂、清洗脱水、干燥、开松除杂、混配、梳理、牵伸成纤维条工序加工而成。纺纱加工时可采用环锭纺、气流纺或转杯纺,制成的纱线具有抗拉强度高、耐磨、柔软、吸湿、吸油、阻燃性能好的特点,可用于下游的织造加工。这是对制革下脚料再利用的最高境界,因为纺纱和织布真正做到了废料利用率高,纤维提取过程污染小,可得到高附加值的再造真皮制品。

3.3真皮纤维过滤材料

通常天然动物纤维的平衡水分含量高于合成纤维,特别是真皮胶原纤维的平衡水分含量很高。日本有专家进行了用胶原纤维吸收焦油、亚硫酸气及甲醛等的基础研究,发现胶原纤维与合成纤维、植物纤维相比,对焦油、戊二醛的吸收量最大[21];文献[26-27]就含铬革屑(胶原纤维粉)对水体中染料、助剂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说明虽然对染料和助剂的吸附机理不同,但超短真皮纤维均对水体中有机物有不同程度的吸附性能,这是大量利用制革下脚料的好途径,表明用真皮胶原纤维制作过滤材料和吸附材料是一种易得、廉价而可行的好方法。

3.4纺制真皮胶原纤维

由于从皮革下脚料中提取纤维比较困难,所得的纤维在长度和线密度上离差较大,且对下脚料要进行筛选,对原料的批次和干湿程度等都有要求,因此将下脚料溶解后进行纺丝,然后再进行后道加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文献[28]介绍可以从制革下脚料中提取胶原蛋白,改性后进行纺丝。经过试验已经制备出具有合适相对分子质量、黏度和稳定性的纺丝液,初步的纺丝试验表明了胶原蛋白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得到的胶原蛋白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容易上染,手感舒适。

4·结语

从对制革下脚料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成品附加值高以及再造真皮革的角度看,纺织加工应该是皮革下脚料再利用的最好方法之一,其中最佳方案是采用物理方法从皮革下脚料中提取和分离出一定长度和线密度的胶原纤维,使其完全适合于在现有非织造或纺织设备上进行加工,从而转化为人造真皮纤维革或织制成胶原纤维纺织面料,且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脱铬,不会出现三价铬向六价铬转变。因此,用制革下脚料加工纺织产品的工艺开发非常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