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棉纺 >

前纺工艺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5日

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纺织品国际贸易量的增大,纺织产品品种的多样化,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对优质棉纱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国产棉纱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多的成纱棉结不仅严重影响成纱与布面的质量外观,而且还影响染整加工及纺纱、织造过程的连续性。因此,“93标准”比"78标准”增加了棉结粒数的考核,成纱棉结成为衡量纱线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对成纱棉结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也就成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棉结的定义与检验方法  

经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棉结有60—70%是由原棉性能不良所造成的,但也有是因为纺纱工艺不良所造成的。根据GB/T398—93标准规定,棉结是由纤维、未成熟棉或僵棉,因轧工质量不良或纺纱过程中处理不善集结而成。其检验方法为:在不低于400lx的照度下,光线从左后侧射入,检验面的安装角度与水平面成45°±5°角,检验者的视线与纱条成垂直线,检验距离以检验人员的目力在辩认疵点时不费力为原则。  

2 原棉性能与成纱棉结的关系  

关于原棉各项物理性能与成纱棉结的关系,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成熟度好的棉纤维,它的吸湿能力小,单纤维强力大,天然卷曲多,纤维的弹性、刚性好,因此,其抗拉,抗压、抗弯的能力强,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受损伤,纤维在受表面磨擦而受搓、揉、纠缠形成棉结的机会少,同时,纤维在开松、打击、分梳、牵伸过程中承受机械力作用而产生损伤、断裂也少,短纤维率的增加少,因此,棉结形成的机会就少,成熟系数与成纱棉结粒数的关系见图1。  

3 梳棉工艺与成纱棉结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棉网上棉结的多少,基本上决定了成纱的棉结数。因此,如何减少棉网棉结数,提高梳棉机的分梳效果对控制成纱棉结非常关键。通过我校实习工厂生产实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合理分配清梳落棉,提高棉卷结构质量  

对一般大而易分离排除的大杂质由开清棉工序排除;对粘附力较大的带纤维的细小杂质,由梳棉工序清除。对梳棉工序本身而言,棉卷中的不孕籽和僵棉、死纤维,在刺辊部分排除,而带纤维籽屑和纤维细杂以及棉结、短绒等则在锡林盖板部分排除,同时,注重提高棉卷结构,注意减少棉卷中易形成棉网棉结的勾形棉束和松棉束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刺辊部分的除杂效率控制在50-60%之间,而锡林盖板部分的除杂效率控制在3-10%,生条的含杂率控制在0.15%以下。因此,刺辊部分是梳棉工序除杂的重点,可以通过调整刺辊落杂区工艺,改变落杂区的分梳除杂元件、落杂区长度和主要隔距,加强对棉结杂质的排除。 

3.2 提高梳棉机的分梳效能 

梳棉机的强分梳,可使纤维单纤化程度提高,这不仅有利于纤维和杂质的分离、减少纤维的相互纠缠,同时还可以松解棉卷中带来的部分棉结。因此,我们对锡林、盖板、道夫、刺辊针布选用了分梳效果好的新型针布,并对锡林盖板、锡林道夫、锡林刺辊、刺辊给棉板这些部位采用较小的隔距。既增强了刺辊部分握持梳理的能力,又提高了锡林、盖板部分自由梳理和反复梳理的效能。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出,低速紧隔距生条棉结数量比高速紧隔距棉结数量多;盖板隔距增大,生条棉结数量显著增加;增加锡林速度,梳理度增大,使纤维梳理充分,容易排除棉结,同时,单位针面和纤维上受到的平均梳理力下降,纤维不易受力而伸长过大,可以减少由于纤维回弹形成的棉结和纤维断裂形成的棉结。紧隔距使针齿与纤维的接触多,纤维易被针齿握持,针齿刺入纤维深,分梳作用增强,棉结易排除。 

3.3 改善纤维转移情况,减少新棉结的形成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