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多胺型固色剂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由表6得出轧余率从50%到90%之间固色剂的固色效果逐渐变好,随着轧余率的再升高其固色性能几乎没有太大的提升,由此可以得出轧余率为90%左右时固色剂的固色效果最好.当轧余率过低时,会使设备压力过大,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同时,轧余率过低,纤维上的固色剂的量太少,固色效果差,轧余率过高时,纤维上的固色剂太多,染色牢度很难提升,同时轧余率过高会影响纤维的烘干速度,增大烘干时的负担.织物的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织物带液率的增大,轧后在留在织物上的固色剂量越多其固色效果会更好.但是在超过一定量后,其带液率太高,在织物上留的固色剂量过多,会对织物的色光,手感造成较大影响.

2.4 焙烘温度对固色效果的影响

多胺类固色剂不同焙烘温度的固色效果见表7,8.

从表7,8可以看出,焙烘温度为130℃时固色效果最佳.低于或者高于130℃时,固色效果均有降低.因为温度过低固色剂与纤维和染料结合不充分,不够牢固;当温度在130℃时,固色剂能够与染料充分结合,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染色牢度增大.温度过高固色剂的分子结构可能已经被破坏,致使固色性能降低.

3 结 论

(1)实验中所合成的FT-2对直接染料的最佳固色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两浸两轧(固色剂80g/L,pH为9,轧余率80%)→预烘(70℃,3min)→焙烘(130℃,3min).对活性染料的固色最佳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两浸两轧(固色剂80g/L,pH为9,轧余率90%)→预烘(70℃,3min)→焙烘(130℃,3min).

(2)活性染料染棉织物经过固色剂浸轧整理后,干摩擦牢度可以达到4~5级;湿摩擦牢度可以提高0.5级;皂洗牢度达到4~5级.

(3)直接染料染棉织物经过固色剂浸轧整理后,干摩擦牢度可以提高0.5级,达到4级;湿摩擦牢度可以提高0.5级左右,达到3级;皂洗牢度和褪色牢度提高2级左右,可以达到4级左右.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