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抗紫外线:RAYOSAN C 10-40G/L;RAYOSAN P 10-40G/L
吸湿排汗,抗菌同浴: SANITIZED T9620 10-40G/L;SANDOTOR HV 10-40G/L
轧液率70%
6 生产要点:
6。1 退浆要净,防止布面残留物质对助剂产生影响;
6。2 丝光要足,增加布面光泽;
6。3 前处理结束,先进行抗紫外线整理,水洗要充分,去除未反应的助剂,保持布面呈中性,为后面的整理作准备;
6。4 对与不同性能的两种助剂,一定要考虑相互兼容性。实际运用下来,抗紫外线紫外线屏蔽剂ZnO,TiO2对亲水性影响大,不能采用。6。5抗菌剂以阳离子为多,而实际试验下来,非离子的SANITIZED T9620效果最好。SANDOTOR HV的同浴性,稳定性好,兼有改善手感的优点。
6。6焙烘时间也相当重要,否则耐洗性差。
7 结果与讨论
7。1 抗紫外线面料组织的影响
面料45×45 110×8045×45 120×8045×45 130×80
UPF203040
在固定浓度RAYOSAN C RAYOSAN P 20G/L的情况下,抗紫外线指数随着面料密度增加而提高,说明组织越紧密,抗紫外线效果越好。
7。2 抗紫外线助剂浓度的影响
面料规格45×45 130×80
浓度C 10G/L
P 10G/LC 20G/L
P 20G/LC 30G/L
P 30G/LC 40G/L
P 40G/L
UPF204040+50
UPF指数在15以上一般就认为具有抗紫外线效果,考虑到助剂成本,对于规格45×45 130×80的面料,RAYOSAN C RAYOSAN P 20G/L足够了;当然,对于不同组织和颜色的面料,应预先试验,根据客户的要求调整配方。
7。3 吸湿排汗和抗菌浓度的影响
经过抗紫外线整理的面料(规格45×45 130×80)
工艺号1#2#3#4#
用料T962010g/L20G/L30G/L40G/L
HV10G/L20G/L30G/L40G/L
工艺号空白样1#2#3#4#
生菌数7。3×10 61。3×102<1×102<1×102<1×102
对数减少值4。34。95。35。4
水洗20次生菌数2。1×1074。7×104<1×102<1×102<1×102
水洗20次对数减少值2。44。64。94。9
亲水性(秒)307544
毛效(CM)3788。58。8
残留水份%15%9。4%4。5%3。5%1。5%
只要处理织物与未处理织物生菌数能减少1000倍以上,那么这种织物就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即对数减少差值大于3;浓度超过20G/L后,抗菌的效果提高幅度不大,因此,抗菌助剂浓度为20G/L较好。吸湿排汗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而言,亲水性小于5秒,毛效大于7。5CM ,残留水份小于9%,就具有较好的功能,从测试数据看,HV 20G/L已经有很好的性能。
8 结论
8。1 对于面料的复合功能整理,关键是助剂的选配,要考虑兼容性和减少干扰。
8。2在普通CVC面料进行抗紫外线+吸湿排汗+抗菌三合一整理的最佳工艺为:先浸轧抗紫外线料RAYOSAN C 20G/L,RAYOSAN P 20G/L,轧余率70%,培烘150×C 3分钟,水洗后,浸轧吸湿排汗和抗菌料SANITIZED T9620 20G/L,SANDOTOR HV 20G/L,轧余率70%,焙烘 150×C 3分钟。经过整理后,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亲水性,排汗性,抗紫外线效果和优异的手感。
参考文献:
[1]刘维锦等。 棉织物紫外线防护整理。 印染,2004,17(30):37-39
[2]杨栋梁。 三十年我国整理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印染,2005,9(31):31-33
[3]王文利等。功能性纺织品整理剂的新发展。 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2004,9月16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