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Cooldry 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0 概述

涤纶(PET)纤维具有断裂强度大、耐磨性好,耐虫蛀、耐霉菌、可染性好等优良性能。但聚酯织物吸湿性能差,且易产生静电、起毛起球,穿着舒适性差。尤其是人们在剧烈运动时,皮肤与人体之间舒适的热平衡被打破,汗液难以从皮肤上排出,使人感到非常闷热。在这种条件下,就要求运动内衣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泉州海天轻纺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异形截面涤纶纤维Cooldry,其比表面积较普通涤纶大很多,并且增加了很多传导孔道,从而加快了液态水的传导,提高了气态水的蒸发,因此它比普通涤纶有更好的吸湿性和穿着舒适性。

鉴于聚酯纤维本身的疏水特性,如果不作任何亲水整理,Cooldry产品的表面亲水性能还是达不到吸湿排汗的要求。使用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弱阴离子水溶性吸湿排汗整理剂DM-3402(主要为改性聚氧乙烯醚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对该类织物进行亲水整理,可以增加聚酯纤维大分子的亲水性基团,极大地提高了纤维表面对水分子的吸收性能。经过吸湿排汗整理的织物,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衣服表层并蒸发,从而使皮肤保持干爽,穿着倍感舒适。

目前,Cooldry及其混纺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运动休闲服装、内衣中。本文就Cooldry产品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及效果进行介绍。

1 加工织物及生产工艺

(1)16 tex双面网眼、8. 3 tex双面、11. 1 tex蜂窝、J32SC+16. 7 tex格子、J40SC+8. 3 tex蜂窝织物等五种不同规格的Cooldry产品

理布→去油→染色/吸湿排汗整理一浴法处理→(还原清洗)→成品定形

整理剂DM-3402用量4~6% (owf),按常规涤纶染色即可。

(2)8. 3 tex/72F摇粒绒布(双刷单摇)理布→去油→染色→浸轧吸湿排汗整理剂→烘干→梳刷剪摇→成品定形

整理剂DM-3402用量40~80 g/L。

(3)16. 7 tex/74F Cooldry有光针织物

理布→去油→染色→浸轧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品定形

整理剂DM-3402用量40~80 g/L。

注:DM-3402的用量视织物的具体品种和规格而定。

2 性能测试

2.1 毛细管效应

按FZ/T01071—1999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

织物一端浸在蒸馏水或0. 5%重铬酸钾溶液中,毛效用液体上升高度表示。分别测定1、5、10、30 min时液体上升的高度(cm)。

2.2 扩散直径

按AATCC 79漂白纺织品的吸水性测试方法、JISL1907纺织品吸水性试验方法。

从1 cm高度向平铺的试样滴0. 1 mL的蒸馏水(约3滴), 20 s后测试蒸馏水在试样上的最大扩散直径(cm)。

2.3 残留水分率

自订测试方法。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水滴到纺织品表面,测定5、10、15、20、25、30、…50 min后布样的重量,再算出布样重量的变化率。

2.4 耐洗性

AATCC 135(1)(A)(Ⅲ)测试方法,洗涤10次。

2.5 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 GB/T 3921. 3—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

摩擦牢度 GB/T 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升华牢度 GB/T 6152—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2.6 色变/白度

用Minolta测配色系统,按照CIE Lab色空间测定色差(ΔE)和白度(WI)。

3 结果与讨论

3.1 五种规格的Cooldry○R产品性能指标

3. 1. 1 毛效、扩散直径和残留水分率

由于Cooldry异形纤维之间和异形纤维束之间形成的毛细管数量要比相同细度普通涤纶的圆形纤维之间和圆形纤维束之间形成的毛细管数量多,因此毛效非常强,液体会借助表面张力沿其毛细管扩散。加之DM-3402分子中的强亲水性基团,极大地提高了纤维对水的吸收、对液态水的传导和气态水的蒸发,即毛效越强,纤维对液态水的吸收、传导和气态水的蒸发作用越强。从表1可知,五种织物经吸湿排汗整理后的毛效均超过了企业标准的最低毛效12 cm/30min的指标。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