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果与讨论
4.1织物的定形作用与织物落水变形的关系
4.1.1适当加强煮呢和蒸呢的工艺参数在28465和28692品种上进行了不同煮呢和蒸呢工艺参数实验并测定其落水变形,其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从A—B—C和B—D—E通过逐步加强煮呢和蒸呢的作用,织物的干、湿定形逐步加强,羊毛蛋白质分子间的二硫键(一s—S一)进行了有序重排,所以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落水变形也随之提高。但是随着干、湿定形的进一步加强,如F工艺,其落水变形反而会下降,这是因为过于强烈的定形使织物的形态非常稳定,其纱线间的约束力降低,织物对湿润胀的阻止效果也会降低,所以湿润胀会增大,从而影响了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表2不同煮呢和蒸呢工艺参数与落水变形的关系级。
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轧槽、单煮还是在双煮中添加化学定形剂X,都能不同程度提高落水变形的控制效果,并且都是随着x浓度的增加,落水变形控制效果也随之增加,同时增加幅度减缓。在轧槽中,由于溶液温度低,处理时间短,虽然x浓度高,落水变形效果却没有煮呢中添加x的效果好。在单、双煮处理实验的对比中,采用同浓度x处理后,双煮处理的落水变形效果要好于单煮,其原因是化学定形剂x是一种还原剂,由于单煮在洗呢前进行,所以单煮时,在织造及纺纱时覆盖在纱线及织物表面的助剂,还原剂x会与织物表面的助剂产生反应而减少了单煮中x的有效浓度,同时其它助剂覆盖在织物表面,也降低了定形剂x与羊毛纤维的接触机会。而双煮在洗呢之后进行,双煮时织物中的浆料及其它物质被洗呢除去,定形剂x能与羊毛纤维充分有效的接触,所以在同浓度下,双煮处理后织物的落水变形效果要好于单煮中的效果。同时,生产实践证明,在双煮中添加定形剂X处理的织物落水变
形均匀性也要好于单煮处理织物落水变形的均匀性,这是由单、双煮的机构及运转特点决定的。单煮时,织物绕上滚筒后,最里层与单煮的最外层织物的定形剂x处理效果肯定会存在差异,而双煮时织物是运转的,其每一匹布与溶液接触程度基本相同,所以双煮处理的均匀性也要好于单煮。
4.2增加纱线间的作用力与织物落水变形的关系
4.2.1通过加强洗呢作用增加纱线间的作用力在28692品种上进行了不同洗呢工艺参数实验,测其落水变形,结果见表3。
表3不同洗呢工艺参数与落水变形的关系级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洗呢的增强,当洗呢的作用加强到一定程度以后,织物的落水变形也随之提高。这是因为随着洗呢的加强,特别是轻缩绒,纱线及纤维问的定向摩擦效应也随之增强,纱线和纤维间相互纠缠,所以纱线间的约束作用力明显增强,减少了织物内各组织和纱线间的缩率差异,从而织物的落水变形能力会得到提高,这也是绒面品种很少有落水变形问题的原因。
4.2.2使用树脂(防缩剂367)增加纱线及纤维间的作用力
在实验中,采用防缩剂367,从结果上看,不加防缩剂的织物落水变形是3级,通过在轧槽内加防缩剂,焙烘做成成品,测试落水变形的级数为4级,能够明显提高织物的落水变形,其原因是防缩剂与织物纤维反应,使纤维间形成了网状结构,制约了纱线间的自由移动,从而降低了各组织或纱线间的缩率差异。
4.3吸湿能力与落水变形的关系
为了减少纱线的吸湿能力,在织物上进行了防水整理,经测试,未经防水处理的品种的落水变形为3级,经过防水处理后织物落水变形为3~4级,提高了织物的落水变形稳定级数。这是因为通过防水整理,使织物的纱线具有疏水性,避免了织物的湿润胀和松弛收缩,也就减少了各组分或组织的遇湿缩率差异,从而提高了织物的落水变形水平。
5各种控制落水变形方法的优缺点
虽然各种办法在处理织物落水变形问题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各有各的优缺点,具体见表4。表4不同工艺优缺点比较。
通过对以上各种控制落水变形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并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在双煮中添加x的
方法效果最好,虽然生产时对操作要求比较高,但只要生产保障措施执行到位,特别是第2缸追加x时化料加料均匀,生产是可行的。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品种的具体情况,可以几个方法同时采用,这样效果更佳。
6结论
①总结了控制落水变形的方法,从生产效果上看,双煮加x的办法控制比较有效,成本低;针对具体品种特点,可以几个方法同时使用,效果更佳。由于树脂法和防水法对颜色及手感影响大,成本高,慎用施加树脂法和防水法控制落水变形。
②提出以预防为主的思路,总结归纳了容易产生落水变形的织物特征,加强了过程控制,从而有效控制了落水变形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纺织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姚金波,等.毛纤维新型整理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