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GB/T23443)2009附录A的方法,测试出其PVDF含量为95%以上,表明面漆中的聚丙烯酸酯已经完全光促裂解。而非金属闪光漆的PVDF涂层体系由于颜填料对紫外线的阻隔作用,仅仅是涂层表面的聚丙烯酸酯遭受光促裂解,表面下的涂层仍然受到颜填料及PVDF的保护,紫外线无法穿透来导致内层的聚丙烯酸酯的光促裂解[5]。而该样品面漆中的聚丙烯酸酯已完全裂解,说明紫外线已穿透了整个面漆。
图7样品面漆背面(a)与底漆表面(b)的SEM照片
由图7可以看出,由于PVDF的存在,面漆并没有明显的粉化现象,但由于聚丙烯酸树酯的完全裂解,导致涂层背面出现了许多微小的孔隙。而底漆由于受到透过面漆的紫外线的辐照,已经严重粉化。即由于面漆中提供附着力的聚丙烯酸酯的完全裂解和底漆的严重粉化,导致了面漆与底漆的层间附着力基本丧失,最终导致了面漆的严重剥落。
图8底漆的FT-IR谱图
1729cm-1为CO的主要特征峰,1161cm-1为CH3)O)CO的特征峰[6],该底漆应当为加入少量PVDF的聚丙烯酸酯,加入PVDF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与面漆的附着力。由于没有施加隔离漆,也没有有效提高底漆的耐候性,导致了底漆的严重粉化。
4结语
热反射涂料的长期节能性需要通过先人工老化,然后户外曝候的方式进行耐沾污试验后,才能得出客观的评价,热反射氟碳涂料优势明显。GB/T9780)2005的方法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对金属漆不适用,需要研究新的标准条件下的模拟试验方法。自清洁氟碳涂料自清洁能力的耐候性需要实验进行验证,其耐老化时间如果远小于氟碳涂料的服役时间,则没有太大意义。需要研究具有与氟碳涂料耐候性基本相当的表面自清洁技术。金属闪光氟碳涂料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底漆粉化,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施加一层隔离漆。自然环境中的老化机理与人工老化有一定程度的不同,若不施加隔离漆,金属闪光漆在服役过程中易发生底漆粉化造成面漆剥落。众多功能型氟碳涂料环境失效案例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了此类建筑材料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及时、系统和充分开展建筑材料的环境试验是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必由之路。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