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彩色棉是运用基因工程使棉纤维自身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新品种,水洗后不褪色,穿着舒适,对人体无任何刺激。远红外丙纶属保健纤维,发出远红外线,可加快人体血液微循环,起保健和保暖作用。用棕彩棉与远红外丙纶混纺研制开发的CJ/PP70/30 14.5tex(C:棕彩棉,PP:远红外丙纶)纱,既突出了彩棉的特性,又提高了成纱的强力,用于高档衬衣面料,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其市场前景广阔。现介绍如下。
1 原料及混纺比例的选配
1.1 新疆棕彩色棉的物理指标
新疆棕彩色棉品级:一级;主体长度:30.1 mm;品质长度:32.8mm;均匀度:1290;短绒率:16 mm以下为10.1%;含杂率:3.86%;单纤强力:4.85eN;成熟度:1.65;细度:1.53dtex;僵片:2.1粒/g;不孕籽、破籽:5.7粒/g;带纤维籽屑:9.5粒/g。综观整体,除含杂率偏高外,强力、成熟度、细度等均优于同品级本白棉。
1.2 远红外丙纶的物理性能指标
除远红外的保健作用外,丙纶纤维具有易洗、快干、洗后保形性好的特点,其耐磨性、强伸性和弹性均优子棉纤维。丙纶纤维细度:1.5dtex;长度:38 mm;比电阻:2.92X107Ωg/cm2;卷曲数:9.0个/25mm;卷曲度:12.7%;含油率:0.22%。
1.3 混纺的比例选配与方法
为使纱线色泽自然柔和,在头道并条采用条混,混纺比为C:PP:70:30,适合服饰外观要求。
2.工艺流程设计
→FA302型X3三道并条→FL-16型粗纱→EJMl28K型细纱机→AC238型赐来福自动络筒机。
3 纺纱工艺参数的选配及质量状况
3.1 开清棉工序
3.1.1 棕彩棉
棕彩棉含杂较高,其他各主要性能指标均较优,采取"早落少碎,多排渐进开松"的工艺原则,抓棉机采取微束抓取,排杂隔距偏大掌握,打手转速降低,减少纤维损伤。
3.1.2 远红外丙纶
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回潮率几乎为零,纺纱过程中静电缠绕严重,首先进行预处理,方法为:用热水配A070型丙纶纺丝油剂,比例为2.5:1,在抓包盘内隔层均匀喷洒,既润滑纤维,又减少了纤维静电,有效地解决后道工序的"缠、绕、堵、挂"现象。针对丙纶纤维无杂质、疵点较少的特点,采用"多松少打,以梳代打"的工艺原则,仅用一道A036型开棉机,各打手速度偏低掌握,各打击点处隔距偏大掌握,在有效开松的基础上,减轻对纤维的损伤,减少落棉。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质量指标
3.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的主要目的是在尽量减少纤维损伤的基础上,有效分梳纤维,提高单纤维的分离度和伸直平行度,减少棉结杂质,从而降低成纱的条干CV值、棉结和细纱的断头,丙纶采用低速弱分梳,棕彩棉采用低速强分梳。梳棉工序的难点,在于丙纶生产时,绕锡林严重,棉网向道夫转移困难,采取了以下措施:降低道夫速度;提高清花、梳棉的相对湿度为62%;配置大工作角度的针布(针布规格型号见表2)。
刺辊工作角加大,齿浅,这样使纤维能顺利地转移到锡林工作区,在刺辊分梳后不产生绕花和返花现象,防止产生丝束纤维。锡林针布工作角较大,齿密较小,使纤维不易沉入齿间,加强了纤维的转移和释放,与之对应的道夫针布工作角较小,齿密较大,使纤维有利于向道夫转移,提高道夫凝聚纤维的能力。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及质量指标见表3。
表2 梳棉机针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