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实现聚酯抗起球性能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低黏度聚酯纺丝法、共聚合法以及织物表面处理等方法<2>。本试验主要是为了适应聚酯和羊毛混纺的要求,由于与羊毛混纺时需要聚酯纤维有比较高的强度,强度要高于3.0cN/dtex.因此,靠降低聚酯的黏度来实现抗起球性能在本实验中不可行。织物表面处理法就是用药物破坏聚酯纤维的分子链,达到抗起球的目的。此方法处理过的织物手感不好,使用面窄,而且还有上面提到降低强度,因此在本实验中也是不可行的。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AP2ECDP19#的黏度较低,但是可纺性及拉伸性都比较好,只是由于黏度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比较低,因而表现出强度较低,不能正常同羊毛进行混纺。而AP2ECDP1#的黏度为0.567,纤维的强度较前者要高一些,可纺性和拉伸性都比较好,比较适合和羊毛进行混纺。AP2ECDP2#的特性黏度为0.668,由于阳离子改性表现出低特性黏度、高熔体黏度的特性,因而AP2ECDP2#具有较高的熔体黏度,因而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强,这一点从纤维的指标上可以看出来,表现出高强度、低伸长。因此在试验中,抗起球阳离子的特性黏度不能控制过高,控制在0.57~0.62dL/g.按本研究得到的工艺条件,抗起球剂加入量为0.05%~0.3%可合成AP2ECDP切片。该AP2ECDP切片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拉伸性能。加入抗起球剂后,纺制的纤维羧基变化很大,具有明显的抗起球性能。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