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生物酶处理对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2.3。1上染率
分别采用.淀粉酶2g/L和NaOH10g/L对竹材Lyoeell纤维织物进行退煮,再用H2O2进行漂白,然后用活性染料NOVACRON黄4G进行染色,测得织物上染率见表2。
表2中,一淀粉酶和碱处理的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上染约55min后,上染率分别达到77.1%和78.3%,略低于棉织物的上染率(81%)和上染平衡时问(约50min)。用精练酶G处理的织物进行染色时,其上染率也有类似的结果。
由于竹材Lyocell纤维本身结晶度相对较低、非晶区大,用生物酶和碱处理后,纤维内的孔道会相应增大,这就提高了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系数,从而使其上染率提高[6]。
2.3.2K/S值
将经过不同条件前处理的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和棉织物用活性染料NOVACRON黄4G和NOVA.CRON深红FN-6C分别染色,然后测定其K/S值。
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K/S值低于棉织物,这主要是其结晶度高于棉纤维[4]。生物酶处理和烧碱处理对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后续染色K/S值影响不大,竹材Lyocell纤维经生物酶或烧碱处理后,可染性获得提高。
2.3.3耐洗色牢度
将经过不同条件前处理的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和棉织物用黄4G和深红FN-6G分别染色,测定其耐洗色牢度。
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经过不同条件前处理后,其染色牢度均得到较大提高。这可能是由于织物经生物酶或碱处理后,内部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染料与纤维能较好地生成共价键,使水溶性染料沉积在纤维上,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水洗牢度。因此,生物酶处理织物也会有较好的染色耐洗牢度。
2.3.4织物机械性能
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用不同生物酶进行前处理,再进行黄4G染色,测定其前处理和染色后断裂强力的变化。
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经生物酶处理后,断裂强力下降6%~7%,染色后断裂强力下降约8%。生物酶对织物作用比较缓和,故纤维损伤较小。碱处理后和染色前织物的断裂强力分别下降为12%和15%左右,但总体下降率要比竹材Lyoeell纤维前处理和染色后下降率要小,这可能与竹材Lyocell纤维的强力已接近涤纶有关[3]。用深红FN-6G对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染色后的强力变化与黄4G类似。
3结论
(1)竹材Lyocell纤维可用生物酶退浆工艺,以代替传统的碱退浆工艺。用2g/L的一淀粉酶和1g/L精练酶G分别对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加工,可获得接近碱处理的毛效和白度效果。由于酶对织物的作用温和,因此纤维损伤较小,且对环境友好。
(2)用活性染料NOVACRON黄4G或NOVA.CRON深红FN-6G对竹材Lyocell纤维进行染色,上染率可达77%,与碱前处理的上染率接近,也达到经碱处理的染色棉织物的上染率。该染色织物能获得较好的耐洗色牢度和较高的K/S值。同时,生物酶处理对竹材Lyoeell纤维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也很小。
参考文献:
[1]唐孝明,叶皓华,杨永辉.竹纤维织物染整工艺研究进展[J].福建轻纺,2009(3):3942.
[2]赵博,石陶然.竹纤维性能及混纺针织物染整工艺探讨[J].针织工业,2003(5):71-72.
[3]李梦杰,王树根.竹纤维的理化性能及染色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7,15(1):4549.
[4]唐人成,许伟亮.松式碱处理对竹纤维直接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J].印染,2004,30(8):l-3.
[5]张旭峰.竹纤维及竹/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初探[J].印染,2003(增刊):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