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701免烫树脂 100 g/L
CTA-704弹力软剂 30 g/L
CTA-702催化剂 25 g/L
FK-220C改性硅油 30 g/L
FK-ST20渗透剂 1 g/L
2.2 整理工艺
浸渍(30 min)→烘干(轧液率90%)→整烫→焙烘(150 ℃~160 ℃,5 min~6 min)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复合整理液浓度
改变整理液浓度后,测定织物整理效果,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整理液浓度的增加,织物折皱回复角先增大后减小,且变化幅度较大,整理液浓度过大会影响织物整理效果。当整理液浓度为3%时,整理效果为佳。
2.3.2 焙烘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焙烘温度来测定织物的整理效果,其结果见表3。
提高焙烘温度对树脂交联有益。温度越高,织物折皱回复角越大,但对纤维损伤程度亦提高。而延长焙烘时间对减少布面游离甲醛有利,因此可以采用低温长时间焙烘工艺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在焙烘温度为150 ℃时,整理后的总体效果较好。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改性2D树脂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整理液浓度3%,焙烘温度150 ℃,焙烘时间8 min,浴比1∶25。
3 抗皱整理效果对比分析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织物分别进行柠檬酸整理和改性2D树脂整理,柞蚕丝织物经2D改性树脂整理和柠檬酸整理后,急弹回复角和缓弹回复角均有明显的增加,织物抗折皱性能提高。经柠檬酸处理的织物抗皱性略好于经改性2D树脂整理后的织物,但是织物断裂强力下降幅度较大。从人体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柠檬酸抗皱整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如能够解决织物强力下降的问题,则是很有成效的柞蚕丝织物抗皱整理剂。
4 结论
采用柠檬酸和改性2D树脂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两种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柠檬酸整理工艺处方:柠檬酸7%、三乙醇胺3%、次磷酸纳5%,柔软剂1%、渗透剂0.2%、焙烘时间2.5 min、焙烘温度160 ℃、浴比1∶25;改性2D树脂抗皱整理工艺:复合整理液浓度3#、焙烘温度150 ℃、焙烘时间8 min、浴比1∶25。
柞蚕丝织物经过柠檬酸抗皱整理和改性2D树脂抗皱整理后,折皱回复角增加,抗皱效果明显提高。经柠檬酸整理后柞蚕丝织物的抗皱效果略好于2D树脂整理,但是织物断裂强力下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