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针织物染整工艺对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0日

我们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以揭示整理工艺的重要意义;以回归分析研究了整理工艺与整理织物可燃性间的相关性。工艺变量(如漂白、染色等)的重要性随着不同的显著性水平(如0.05、0.01)而发生变化。

试验结果

漂白。由多元回归分析(火焰传播速度F=25.8,R2=79.9%,sig.<<0.01)得知,漂白工艺明显影响了织物的燃烧特性。随过氧化物成分的增加,织物的火焰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这可能是由于织物上的污物和无机盐被去除且漂后的棉织物中含有一些可燃性物质的缘故。当双氧水用量为0.4%和0.6%时,织物具有最大的燃烧速率。

由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R2=96%,sig.<<0.01)还可知:织物的点燃时间同样明显地受到漂白工艺的影响。当双氧水用量为0.2%时,织物的点燃时间缩短1.5s。

荧光增白。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对Uvitex:R2=21%,sig.=0.074;对Techowhite:R2=0.3%,sig.=0.876,结果表明:在荧光增白剂试验用量范围内,其用量对针织物的火焰传播速度及点燃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了漂白浴中双氧水的影响。

活性染料染色多元回归分析(对棉织物:R2=96.6%,sig.<<0.01;对粘胶织物:R2=0.37%,sig.=0.781)表明:织物的火焰传播速度极大地受到染料浓度的影响。染料浓度的提高促使火焰在棉织物上的传播速度加快;然而对于粘胶织物来说,这一现象则不甚明显。

我们认为活性染料对棉织物可燃性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染色加工去除了一部分化学助剂的缘故,而不是由于精练。应该在浴液中提高烧碱浓度以增加颜色深度。

分散染料染色。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所选用的分散染料浓度下,涤纶织物的点燃时间不受染料浓度的影响。所有试样均可在2s之内点燃,与未经染色的涤纶织物没有区别。然而,火焰在织物上的传播速度却随染料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R2=79.1%,F=24.59),染料浓度与针织物可燃性关系即得出。有趣的是,染料用量为1.5%和2%的试样具有相同的火焰传播速度。这一现象证实了前人的研究结果。

柔软整理。研究发现,在我们所选用的浓度范围内,柔软剂对织物的点燃时间没有影响;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柔软剂对火焰在织物上的传播速度影响显著。当使用弱阳离子微乳型有机硅柔软剂和非离子柔软剂时,织物具有最快的火焰传播速度;而非离子有机硅类柔软剂则可赋予织物最低的火焰传播速度。

所有的柔软剂均会导致织物的火焰传播速度急剧地提高,织物的燃烧速率由18mm/s~20mm/s提高到35mm/s~42mm/s。这是由于柔软剂本身含有脂肪酸缩合物或脂肪酸衍生物而使其成为一种易燃材料。

消泡剂的影响。任何能够改变某一物体系统表面性能而使其不易产生泡沫的化学品均可被称为消泡剂,这些化学品常被用于纺织品的印染加工浴及印花色浆中。对火焰传播速率的回归分析(R2=79.2%,F=40)表明,消泡剂的使用对织物的可燃性影响显著;而无论消泡剂的浓度高低,织物的点燃时间均为3s。随着消泡剂用量的增加,织物燃烧速率明显地增大;而且,不论消泡剂用量的多少,织物的燃烧速率都是较高的(R>30mm/s)。消泡剂在这方面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其中可燃的脂肪酸酯、脂肪酸盐和高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

抗起球剂的影响。织物的燃烧性能测试及统计分析结果(R2=74.9%,F=31.41)均表明:随抗起球剂用量的提高,织物的燃烧速率也明显增加。当其用量超过1%时,抗起球剂使织物的燃烧速率达到35mm/s。另一方面,织物的点燃时间并不随抗起球剂用量的变化而改变。

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印染工艺对针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主要报道了印染工艺(双氧水漂白、荧光增白处理、活性染料及分散染料染色等)和常用于针织物染整的印染助剂(柔软剂、消泡剂、抗起球整理剂等)对针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了燃烧性能垂直测试法测试了297个印染整理试样的可燃水平;并应用了SPSS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及多元回归分析和评价。

由研究结果可看出,针织物的印染整理工艺能够明显地影响其可燃性,尤其是其燃烧速度。随着双氧水用量的增加,织物的燃烧速度可从12mm/s提高至20mm/s~22mm/s。然而,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当荧光增白剂的用量较高时,织物LOI值也较高”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荧光增白剂浓度的变化不会明显地影响漂白针织物的燃烧特性。活性染料可明显地促使火焰在棉织物上传播速度的加快。我们认为,织物这种燃烧行为的变化并不依赖于活性染料的浓度,而是取决于染浴中烧碱浓度的提高。经分散染料染色后的涤纶针织物,其燃烧速度提高100%,由5.5mm/s提高到10mm/s。这说明,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有机硅和柔软剂均可提高漂白织物的燃烧速度50%。与柔软剂相似,消泡剂也可提高漂白织物的燃烧速度60%~70%。将抗起球剂应用于纯棉针织物时,即便是较小的浓度也会导致织物的可燃性提高50%~70%,这可能是由抗起球剂对纤维的损伤而引起。由柔软剂、有机硅、消泡剂及抗起球整理剂而导致的织物燃烧速率明显提高,提醒我们应尽量少应用这些助剂,或尽量采用那些燃烧性较低的材料。

由本研究所得出的另外一个重要结论是:在较低的整理剂浓度范围内,织物的着火时间便可下降1s~2s;随后无论整理剂浓度如何,这一数值却不再变化。可见,较低的整理剂用量就会导致织物阻燃性明显地降低;整理剂浓度较高时,其对织物着火时间的影响反而较小。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