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增深剂E-BONY BLACK在涤纶仿真丝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8日

2.1.2焙烘温度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处理后织 物的K/S值逐渐增加,原因是焙烘温度提高,增深剂化 学键的缩合、交联作用增加,其成膜性能也随之提高. 但超过150℃时,织物的K/S值增加幅度变缓,如果再 升高温度,会影响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因此,温度选择150℃左右.

2.1.3焙烘时间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增深剂成 膜程度增加,处理后织物的K/S值逐渐增加.但是超过30 s以后,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K/S值增加趋势变缓, 说明成膜已经完成,如果继续延长时间,会使织物在 高温情况下受热时间太长,造成织物手感变硬,并且 浪费能源和降低生产效率.因此,选择焙烘时间为30 s 左右为宜.

2.1.4溶液pH值

由图4可知,在pH≤6时,随着pH值的增加,处 理织物的K/S值逐渐增大,在碱性范围内,K/S值反而 比在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要低,可能是碱性条件影响 了增深剂的成膜,并且在碱性条件下处理的织物容易 产生不均匀的疵病.所以,E-BONY BLACK的增深处理 一般选pH为6左右,此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增深效 果,且不易产生斑点.

2.2增深处理正交工艺试验

根据单因素对增深处理K/S值的影响分析,溶液pH值取6左右,其他3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 以E-BONY BLACK用量、焙烘时间、焙烘温度为因 素,选取单因素试验时所得到的适宜工艺附近的3个 水平值,作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表1),方差分析结 果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增深剂用量对增深效果影响最 大,焙烘温度次之,焙烘时间影响最小;对强力的影响 顺序为:增深剂用量>焙烘时间>焙烘温度.考虑增深 效果,A3B3C2组合效果较好.

由表2计算可得:FA>FB>FC,对K/S值影响的顺序 为E-BONY BLACK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强 力的影响顺序为E-BONY BLACK用量>焙烘时间> 焙烘温度.给定α=5%,查表得Fα(2,2)=19.易见FA(K/S 值)>19,表明增深剂用量对K/S值有显著的影响;又FB (K/S值)<19、FC(K/S值)<19,表明焙烘温度和时间对K/S 值均无显著影响.而FA(强力)、FB(强力)、FC(强力)都小 于19,说明在所选的水平范围内,增深工艺对强力的 影响不大.

2.3增深整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织物经过增深剂整理后,摩擦色 牢度有所下降.原因是经过增深整理后,低折射率增深 剂覆盖在织物表面焙烘成膜,同时一部分染料发生泳 移,使摩擦牢度略有下降.但经增深处理后,织物的耐 水洗色牢度没有改变.

3结论

(1)E-BONY BLACK增深剂在涤纶织物表面成膜, 降低了涤纶对光的反射率,可以提高染色后织物的染 色深度.经增深剂6%、150℃焙烘30 s条件下处理后 织物K/S值为29.28,比未处理织物K/S值(23.413)增 加了25%.

(2)E-BONY BLACK溶液的pH值控制在弱酸性 条件下,可以提高其成膜性能,从而使织物获得更满 意的深色效果.

参考文献:

[1]蒲宗耀,黄玉华,刘庆.低折射率树脂对超细涤纶染色织物的增 深作用研究[J].印染,1997,24(2):14-17.

 [2]陈加奎,余兆祥.超细旦涤纶织物增深技术研究进展[J].化纤与纺 织技术,2005(1):25-37.

 [3]贺良震,龚蕴玉.涤纶特黑机织物增深工艺探讨[J].南通纺织职业 技术学院,2006(3):17-19.

 [4]梅玉娇,李立平.超细纤维织物染色的增深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 2000,28(2):42-43.

 [5]俞季斌,谢孔良.含氟树脂对细旦涤纶染色的增深作用[J].印染, 2007(6):5-7.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