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SMS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3·1 拒水效果测试参考AATCC-193-2004测试标准,用异丙醇与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建成标准测试液体系(见表3)。根据表3测试液体系,检测时从低等级试剂开始,取5滴测试液滴在待测试样布面上,若10 s内有三处或三处以上未润湿则为通过,测试到不通过为止,取最后通过的级别为试样的拒水等级。

3·2 拒油效果测试

参考AATCC-118-1983测试标准,根据表4测试液体系,按拒油等级从低到高逐渐选取相应试剂,滴在同一种被测试样的不相邻地方,若30 s内未润湿布面,则试样通过该级,直到通不过为止,取最后通过的级别为试样的拒油等[3]。

3·3 拒水拒油测试结果分析

进行整理后各试样的拒水拒油等级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 4、8、12、16试样的拒水拒油级别最高。经正交分析得出,最优方案为A3B4C3(C4),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是B、A、C,即焙烘温度>整理液浓度>焙烘时间。考虑到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等因素,得出最优工艺为A3B4C3,即整理液浓度为60 g/L,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120 s。

3.4 拒水拒油整理对试样其他性能的影响

3·4·1 强力测定

取坯布及各工艺整理后试样,沿试样的纵向剪取三块30 cm*5 cm的试样,在HD026N+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上测试其强力。

3·4·2 透气性能测定

取坯布及各工艺整理后的试样,在YG461型电脑式织物透气仪上进行测试。

3·4·3 透湿性能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GB/T 12704-91,即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测量。

3·4·4 测试结果

分别测试整理前后各试样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以及透气量、透湿量,取其中具有最好拒水拒油级别的4、8、12、16号试样与整理前的坯布作比较,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整理后试样的强力和伸长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强力的下降率约为15. 3%,伸长率的下降率约为41. 2%,说明整理后试样的强力损失不是很大,而伸长率则减少幅度较大。

透气量的测定由于试样的不均匀性而存在较大的误差,表现出部分试样整理后透气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但是整体上来看变化不是很大,不会影响到其服用舒适性能。整理后透湿量比整理前有所减少,但是减少幅度不是很大,不影响到服用舒适性。经分析可以得出,随着整理液浓度的提高,整理后试样的透气和透湿量均随之减少。

4 结论

(1)使用含氟化合物的整理剂对聚丙烯SMS非织造布进行拒水拒油整理,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SMS的拒水拒油级别。

(2)在整理过程中,整理液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整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整理液浓度60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120 s。各工艺参数中,以焙烘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整理液浓度。

(3)整理后试样的强力及伸长率均有所下降,其中伸长率下降较为明显,透气性能改变不大。

(4)因为医用防护服不会多次重复使用,所以本研究没有对SMS非织造布进行耐水洗性能试验。

参考文献

[1] 陆生平,陈利华.新型医用非织造布SMS的生产与设计[J].产业用纺织品, 2004, 22(3) : 22~25

[2] 陈康振. SMS复合非织造布的生产、用途及其发展[J].非织造布, 2004, 12(1) : 10~14

[3] 刘艳春,姜凤琴,白刚.涤、棉织物拒水拒油多功能整理的研究[J].印染, 2002, 28(2) : 9~11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