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着色超细纤维的制备工艺流程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摘要:介绍了一种可通过纺前着色生产超细纤维的方法,加工成着色均匀、色牢度高、具有超强吸水去污能力、超柔软性和超仿真性的有色复合超细纤维。概述了相应的预取向丝(POY)、拉伸变形丝(DTY)、开纤的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参数,认为该产品省去印染环节,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关键词:纺前着色;超细纤维;工艺

中图分类号:TQ34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054(2012)04-0034-02

超细纤维[1]作为一种高品质的纺织原料,是新合纤向高技术、高仿真化方向发展的典型代表,它的使用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有色复合超细纤维产品不但具备超细纤维独特的柔软手感、导湿排汗、防水透气、清洁去污等性能,而且符合纺织品对色彩的需求,是一种高附加值差别化纤维,可广泛应用于高档时装面料、高性能擦拭布、仿桃皮绒织物、仿麂皮材料、气体过滤材料等领域和需要高染色均匀度和坚牢度的领域,是目前市场紧缺、具有广阔前景的功能材料。但是超细纤维在染整工艺上也遇到很多问题,如使用传统的染整工艺,通常会出现染深性差、色牢度差、均匀性差以及色差控制难等问题,需要经过多次染整以减小这些问题的影响,这样就无形中增大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很严重[2]。

传统的纺织工艺是“先纺后染”,即纤维先经纺纱、织布,由色织厂或印染厂染成各种需要的颜色,最终加工成纺织品和服装,其中印花、染色阶段需大量消耗能源和使用化工原料,成为纺织产业链中污染最为严重的环节。印染废水不但水量大,而且成分复杂、色度深、碱度高、有机污染物含量大(COD值),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因此,印染行业清洁节能生产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课题。由此,如果能改变传统的纤维着色方式,采用纺前着色技术,在纤维生产阶段赋予颜色,省去印染环节,直接纺纱织布加工成成品,不仅能节约能源,而且能做到废水“零排放”。应用纺前着色技术生产的纺织品满足产品对色彩的需求,产品色牢度高,不会产生色差、色斑、色花等染色缺陷。由此可见,纤维纺前着色技术的开发使用在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世界水资源问题日显突出的今天,对环境保护和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试验主要探讨采用纺前着色技术和复合纺丝技术[3],纺丝加工成着色均匀、色牢度高、具有超强吸水去污能力、超柔软性和超仿真性的有色复合超细纤维。

1·主要原料及生产设备

色母粒,1.5 mm×2.5 mm,Goldcolor产。聚酯(PET)切片,4 mm×2.5mm,仪征化纤产。聚酰胺6(PA6)切片,YH800/HYA26,巴陵石化产。

PET干燥塔,RSFBM-600,荣胜机械有限公司。PET螺杆挤出机,pa6SJ65,张家港二轻机械有限公司。PA6干燥塔,RSF PA6-600,荣胜机械有限公司。PA6螺杆挤出机,Φ1204338,张家港二轻机械有限公司。喷丝板,Hills。卷绕器,巴马格。

2·预取向丝(POY)生产工艺

纤维用色母粒干燥计量后,与预结晶、干燥后的PET切片、PA6切片在螺杆区注入口混合。两组分熔体进入喷丝孔之前,有各自独立的通道进行挤压熔融、过滤、计量分配,在进入喷丝孔的瞬间进行复合。复合熔体一起进入喷丝孔,从喷丝孔出来后,一起进行冷却、上油、卷绕成形,工艺流程见图1。

2.1主要工艺条件

色母粒质量分数2%~3%,PET切片质量分数68%~72%,PA6切片质量分数25%~30%。色母粒干燥温度为125~135℃,干燥时间为5 h,干燥后水分含量<2×10-5。PET切片干燥温度为140℃,干燥时间为8 h,干燥后水分含量<2×10-5。PA6切片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4~5 h,干燥后水分含量<2×10-5。

复合纺丝温度为280℃,纺丝速度为3000m/min。侧吹风送风量为32 000 m3/h,风压(500±10)Pa,干球温度(20±0.5)℃,出风风速0.4~0.6 m/s,相对湿度65%~75%,排风温度33~38℃。

卷绕速度为2800~3000 m/min。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