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稀土GdCl3对羊绒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0日

2·结果与分析

2.1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稀土对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时,主要因素是A、B、C、D,次要因素为E、F、G,因此经直观分析得出的最佳工艺为:A2B1C1D1E3F3G2。

为了进一步精确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染料上染百分率起主要作用的A、B、D、E 4个因素中,尤其以稀土用量A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C、F、G,在选择工艺时应该注意。由此确定的最佳工艺为:GdCl3用量0.1%(owf),同染料一并加入,染色pH值为4,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90 min,Albegal B用量2%(owf),浴比为1∶30。

2.2验证实验及结果分析

2.2.1各项色牢度的比较

羊绒纱色牢度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得,用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色牢度均提高了0.5~1.0级,提高了色牢度的合格率,尤其碱汗渍牢度和湿摩擦牢度提高的较明显。由此可见,优化工艺可以提高活性染料染色的色牢度。

2.2.2断裂强力及其他各项指标测试

羊绒纱断裂强力及其他指标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经优化工艺染色后羊绒纱的强力指标均有所增强,这是由于在染色过程中,温度降低,所用染料及助剂减少,因此对纱线影响降低,故强力指标有所增强;色差达到了5级,表明稀土在染色中,可以加强匀染性,提高了染色质量;pH值、甲醛含量均在合格范围内,说明稀土是一种绿色助剂。

2.2.3染料与助剂的用量

采用稀土工艺染色时,调整染料和助剂的用量,使染得的羊绒纱颜色与原工艺染得的颜色相同,最后确定的稀土工艺与原工艺的染料和助剂用量对比如表6所示。

由表6可得,用稀土优化工艺进行染色时,不仅保证了色牢度的提高,而且节省了染料与助剂的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稀土在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染色质量,还可以节省成本。

3·结论

①稀土在同染料一并加入与在染色30 min后加入的上染百分率和色牢度相差无几,但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便于生产及温度控制,选择稀土与染料一并加入,这样可以减少因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的把握时间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②活性染料优化工艺:稀土GdCl3用量0.1%(owf),同染料一并加入,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90 min,pH值4,浴比1∶30,Albegal B用量2%(owf),固色剂为氨水,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30 min。

③对采用优化工艺条件染色的羊绒纱进行各指标测试表明: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均有所增大,色差、pH值、甲醛含量均在合格范围内,色牢度提高了0.5~1.0级,上染百分率提高了10%左右,染料节约了20%左右,助剂节约了50%左右,降低了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查明,陈宇岳,林红.稀土化合物在纺织加工领域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5):12-15.

[2]刘志华,张建波.稀土在纺织行业的应用[J].染整技术,2006(6):13-14.

[3]董霞,丁雪梅,张文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的研究回顾[J].纺织导报,2005(10):151-152.

[4]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毛织物染整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5]LEWIS D M.羊绒染色新进展和机遇[J].染料与染色,2004(2):14-15.

[6]程龙瑶.筒纱活性染料受控染色[J].印染,2006(21):13-16.

[7]孙天竹.羊绒散纤维染色小样及成品颜色的控制[J].毛纺科技,2004(3):25-27.

[8]陈荣圻.Oeko-Tex标准100最新版本[J].染料与染色,2003,40(l):14-15.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