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稀土GdCl3用量、加入时间、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匀染剂、盐用量、浴比等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正交试验,得到了提高羊绒深红色相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优化工艺:稀土GdCl3用量0.1%(owf)),同染料一并加入,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90 min,pH值4,浴比1∶30,Albegal B用量2%(owf),固色剂为氨水,固色温度为80℃,固色时间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染色后,进行各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各项色牢度均提高了0.5~1.0级,上染百分率提高了10%左右,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等有所增加,色差、pH值、甲醛含量均在合格范围内。
关键词:羊绒;稀土GdCl3;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中图分类号:TS193.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456(2012)05-0045-04
氯化稀土是一种新型环保染色助剂,氯化稀土的金属离子可与羊绒上的羧基、氨基等基团以及染料大分子上的羟基、氨基等发生络合[1—2]。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从而最终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和织物的色牢度[3]。由于氯化稀土在染色过程中不仅能提高上染百分率、染色牢度,而且能节约染料和助剂的用量,因此在纺织染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1·实验
1.1材料和仪器
38 tex×2羊绒纱(内蒙古北平纺织集团);Lanasol活性红B、Lanasol活性红6G、Lanasol活性黄4G、GdCl3;AL104电子天平、ORINTEX电脑测色配色系统、UV755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Y571B摩擦牢度仪、Y902汗渍色牢度烘箱、YG631汗渍色牢度仪、Starter 3c pH计等。
1.2实验方法
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氯化稀土用量、加入时间、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匀染剂、盐量、浴比等各单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工艺参数,并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和优化工艺曲线进行验证。
1.2.1常规染色工艺
活性红B用量2.5%(owf),活性红6G用量3.3%(owf),活性黄4G用量0.5%(owf),硫酸铵用量4%(owf),Albegal B用量2%(owf),AlbegalFFA用量2%(owf)。升温工艺曲线见图1[6—7]。
1.2.2单因素实验
第1个单因素实验:首先选择对结果影响明显的因素对目标函数(实验结果的指标如上染百分率)做变化率曲线,从曲线中找出最佳条件和最佳范围,做此单因素实验时,其他因素的确定可先参照前人经验确定。第2个单因素实验:将第1个单因素实验的最佳条件做为第2个单因素实验时第1个单因素的确定条件,其他因素的确定可先参照前人经验确定,依次类推。
1.2.3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正交试验影响因素,并通过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活性染料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见表1。
1.3测试指标
色差:使用Orintex测色配色系统测定[8]。
摩擦牢度:按照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实验耐摩擦色牢度》测定。
耐洗牢度:按照GB/T 3921·1—2008《纺织品色牢度实验耐洗色牢度》测定。
耐水牢度:按照GB/T 5713—1997《纺织品色牢度实验耐水色牢度》测定。
汗渍牢度:按照GB/T 3922—2008《纺织品实验耐汗渍色牢度实验方法》测定。
pH值:按照GB/T 7573—2009《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进行测试并评级。
甲醛:按照GB/T 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进行测定。
强力:按照GB/T 3916—1997《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进行测定。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