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环保型低温涂料印花粘合剂的研制和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3日

由表1可知,当乳化剂用量较低时,会出现凝胶、分层的现象。这是因为乳化剂浓度较低时,仅部分乳胶粒表面被乳化剂分子所覆盖,故乳胶粒易发生聚集,由d,-~L胶粒生成大乳胶粒。当乳化剂用量增加时,聚合速率提高,乳液的外观逐渐变得透明且蓝光明显。这是因为乳化剂用量越大,胶束数目越多,成核粒子数增加,使得乳胶粒子变小,表现为乳液透明且蓝光足。同时,乳胶粒子的粒径越小,粒子问的相互接触面积增加,相互作用力增大,表现为表观粘度提高。但是,当乳化剂用量增加时,配料过程易产生泡沫,体系粘度过大操作变得困难,且印制后的耐水性和色牢度均下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复合乳化剂用量以3%(相对于单体质量)为宜。由图1可知,复合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约为0.020mol/L。当乳化剂用量(相对于单体质量)≥3%时,乳化剂浓度均在CMC以上;当乳化剂用量(相对于单体质量)为2%和2.5%时,乳化剂浓度在CMC以下。这与表1所示的结果是一致的,这种不同也是造成表1中的聚合现象和乳液性能有差异的原因所在。2.2自交联单体807—3用量的影响

807—3是一种含羟基、胺基和双键的多官能团单体,它可以改善涂料印花的牢度,且无需高温焙烘即可产生交联。粘合剂中使用807—3为自交联单体,经测定其释放的游离甲醛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由表2可知,随着807—3用量的增加,印花织物的摩擦牢度及抗粘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增加,但手感则随之发硬。这是因为增加807—3的用量可以使形成的粘合剂分子链网络变得致密,此时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链的长度远远大于单个链段的长度,作为运动单元的链段仍可以运动,表现为粘合剂对涂料的粘着力增强,进而印花织物的摩擦牢度得以提高,同时也可以保持较高的柔性。但当807—3的用量过高时,交联程度过大,导致交联间距变短,交联点单键的内旋转变得困难,形成的分子网络过于致密而不利于分子链段的运动和相互缠结,使分散在水中的粘合剂颗粒不易靠拢、接触、变形和发生连接,致使粘合剂不易成膜。由图2可知,100ºC焙烘胶膜的溶失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两者。这可能是由于100ºC焙烘温度过低,粘合剂的大分子未发生有效的交联所致。当W(807—3)≥1.50%时,120ºC与150℃焙烘胶膜的溶失率相差无几。可见,本粘合剂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发生自交联反应。故本研究确定807-3的用量为1.5%,焙烘温度为120℃。2.3与标样粘合剂HFF的性能比较由表3可知,本文所合成的粘合剂的各项性能都已基本达到了标样粘合剂HFF的性能指标,在抗冻性、游离甲醛的释放量、断裂强度及印花后表面浮油方面,本粘合剂更占优势,且其各项性能均符合GB18401—2003标准。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