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SA/ZW603混合糊料的基本性质和实际印花效果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3日

渗透率=反面K/S值÷正面K/S值×100%

1.2.3.2脱糊率

脱糊率=(W1-W2)/(W1-W0)×100%

式中:W1一印花并烘干后的织物质量;W2一净洗后的印花织物的质量;W0—未印花的织物质量。

1_2.3_3轮廓清晰度

采用目测法评价图案中最细的线条也清晰可见,轮廓清楚,粗细均匀,印制效果为好;若图案中细线条的轮廓有些模糊.而中等粗细线条清晰可辨,印制效果为较好:若其印制图案中中等粗细的线条模糊,粗线条轮廓清楚,印制效果为一般;粗线条模糊。印制效果为差。

2结果与讨论

2.1基本性能测试

2.1.1成糊率

图1为海藻酸钠(SA)和合成增稠剂ZW603(ZW)的成糊率曲线。

  

1可以看出,两种糊料的粘度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海藻酸钠粘度增加快,而ZW603较为平缓,说明海藻酸钠的成糊率高于合成增稠剂ZW603,但ZW603的耐稀释性比海藻酸钠好

2.1.2流变性测试

2.1.2.1粘度

选择4%SA~16%ZW603基本原糊制备混合糊料,并按照处方制备色浆,测试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复配比例的变化,粘度发生很大变化,大多数原糊在拼混后粘度明显降低其原因是:不同糊料的抱水性不同.抱水性强的糊料会夺取抱 水性较弱糊料的水分.破坏其水化层.造成粘度下降。而3:7混合糊料比较特殊,粘度与单支糊料的粘度相当,这可能是由于两者之问发生了某种键合.导致粘度 增大色浆粘度随ZW603比例的增大而下降.而3:7混合糊料的粘度突然升高.与SA相当,符合降低成本的要求.下面将重点讨论。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