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浆液性能
2.2.1 浆液黏度
从表2可知,在相同条件下,配方1的浆液黏度较 小,根据上浆的机械状况结合上浆理论,浆液在润湿被 黏物表面时,深入到被黏物的表面的凹处或缝隙、小孔 固化后,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固体,由于上浆 车速较快,所以要求浆液的渗透性要好。渗透性的好 坏与浆液的黏度有关,浆液黏度小则渗透性好;反之则 渗透差,造成表面上浆,上浆率过低,从而严重影响纱 线的强力。用配方1形成的浆液黏度小,易渗透到纤 维内部,上浆均匀,有利于上浆 。
2.2.2浆液黏度稳定情况
浆液黏度稳定情况见表3
浆液黏度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浆率的高 低,若浆液的黏度不稳定,则所浆纱线上浆率高低不 匀,纱线强力不匀,会严重影响纱线质量。从表3可 知,配方1的浆液随时间的延长黏度变化不大,保持在 9 S左右,浆液稳定性好,能保证上浆率的稳定,从而浆 纱质量稳定。而原配方的黏度变化较大,浆液不稳定。
2.2.3浆纱品质的测定
浆纱品质的测定见表4
后压浆力的大小关系到经纱上浆率的高低,为了 提高上浆率,采用加大前压浆力,同时减少后压浆力的 方法,以增加渗透。从表4可知,用配方1的浆液浆 纱,上浆率明显高于原配方,浆纱强力显著增大,毛羽 率降低,所以固体丙烯酸浆料浆纱能达到较好的上浆 效果。 2.3浆纱效果对照
各种配方浆纱效果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