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其他保健纺织品
4.5.1 维生素上衣
日本富士纺公司研制了一种含有维生素的织物V2UP,织物无味,与普通棉花的质感相同。维他命C能够控制体内蜜胺的产生,使皮肤白皙。而且由于它有促进胶原蛋白质合成和阻止胶原质分解的双重功能,也能防止皮肤起皱纹。对皮肤具有抗氧化效果,也能去除日晒斑。但是由于维他命C自身不稳定,所以富士纺开发了用纤维素镶嵌入纤维的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棉和涤纶、锦纶、氨纶及其混纺纤维,这种维他命原可以被皮肤分泌的皮脂融化并被皮肤吸收,在酶的作用下慢慢地转化为维他命C。用这种技术生产的一件T恤衫,据说含有两个柠檬的维他命C。Unitika Textiles 公司的Activate系列产品在各种纤维表面附着能被人体皮肤吸收的维他命,起到保健作用。
4.5.2生物光素材料
生物光素医疗保健纺织品,是以现代医学药典为依据,将具有药用功能的生物光素材料转移到纯棉织物上,再加工成服饰,穿上它能防病治病。由于人的体温作用,使之发出5~25μm的光波,光波渗透到人体皮下,并迅速被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与人体细胞产生共振,性能局部的生物温热效应,激活整个系统内失调的大量免疫因子,加快新陈代谢,从根本上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为心血管病人设计的护心卡,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液
循环,提高心肌供血供氧量,对心血管有缓解作用。
5 纺织品抗静电及电磁辐射整理
5.1 纺织品抗静电整理
纺织材料是电的不良导体,它们具有很高的比电阻。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摩擦、牵伸、压缩、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静电。如果这些静电荷不能通过各种途径迅速散失,就会在材料和加工机械上逐渐积累、增加;基于静电的力学效应和放电效应,静电荷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引发各种障碍和危害。特别是随着化学纤维(主要是合成纤维)在纺织上生产和应用的越来越多,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所固有的高绝缘性和憎水性,使之极易产生、积累静电。所以,随着合成纤维的大量使用,纺织材料的带电现象及由此出现的静电危害也日趋严重,无论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都已成为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纺织品抗静电整理,目前主要是两种方法:
a)抗静电整理方法纺织品及服装产生静电现象,主要是化纤及毛类产品,采用抗静电剂整理能将其消除。抗静电剂适用性广,方法简便,但有效时间不能持久。生产抗静电剂的厂家较多,但能生物降解的抗静电剂不多。纺织品、服装抗静电处理后应具有生态性,必须择用环保型抗静电剂。
b)抗静电化纤纺织品抗静电化纤又称导电型化纤。纳米碳管的导电性优于铜,将其作为功能添加剂,使之稳定、均匀地分散于化纤纺丝液中,在不同的摩尔浓度中可以制成良好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纤维。这种纤维的织物就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抗静电的效果较佳。这是物理方法加工,不会造成对环境不利的因素。抗静电整理要增加成本,现在已有将吸水整理与抗静电整理结合起来的新工艺,以便降低整理成本。原理是在织物表面涂一层可以吸附水分子的化学薄膜,形成连续的导电水膜,将静电传导逸散。用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进行交联、用射线照射,使丙烯酸或含亲水基团的乙烯单体对纤维进行接枝、变性接枝,并进一步转化为钠盐,可保持其吸湿性,达到抗静电效果[11]。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