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单组分纤维素酶的分离及应用。据报道, 富含单一EG酶的纤维素酶, 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酶洗后织物强力的损失。近年来, 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获得比较单一的纤维素亚种酶制剂, 并对织物处理效果进行研究, 获得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结论。一般情况下, 含有单一EG组分的纤维素酶对织物强力的损伤最小, 同时又不削减其抛光、返旧等处理加工效果。世界各大酶制剂公司也已经开发出各种含较单一成分的纤维素酶品种, 以满足不同生产加工的需要。另外, 通过基因工程, 使EG酶中的CBD结构发生变化, 使之对纤维素的无定型区的水解尽可能大于对纤维素结晶区的水解, 也有可能降低对织物的损伤。
( 2 ) 纤维素酶的改性。一种方法是进行化学交联处理, 如使用含双官能团的戊二醛对纤维素酶进行交联, 增大了酶的分子量, 减少其向纤维内部的扩散, 从而降低了纤维素晶区的降解, 减少了强力的损失, 使用此方法有可能导致酶活力的改变。另一种方法是将纤维素酶固定化, 利用物理吸附或共价键合的方式将纤维素酶固定于某些不溶性载体上, 也可以有效限制酶的作用大多数集中于纤维表面, 降低强力损失。Nurdan Ka, sikara Pazarlioglu 等人曾研究将纤维素酶固定于经ZrOCl2处理过的无机载体上, 然后对棉织物进行处理, 探讨了固定化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8〕。
( 3 ) 应用工艺的改进。近年来, 人们发现, 如果能够有效的将纤维素酶施加于织物表面, 限定酶活力只作用于表面区域而不深入纤维内部, 就可能有效的降低织物强力的损失。采用泡沫技术对织物施加酶处理日益受到重视, 应用时一般采用真空手段使酶液产生丰富的泡沫浴与织物表面接触, 几乎完全可使酶的作用只在织物的表面, 对织物的强力影响最小。另外, 采用泡沫技术还可在织物表面产生精致的独特效果。目前, 采用泡沫技术有以下主要问题: 首先是酶与发泡物质的相容性, 要求对酶的活力不产生明显影响; 其次, 酶对高剪切力的耐受性, 要求其在产生丰富泡沫的高剪切力条件下不失活, 具有足够高的稳定性; 最后是作用的均匀性, 采用泡沫技术容易造成处理的不均匀, 需有效控制。
总之, 泡沫技术具有价值很高的应用前景, 需要酶制剂生产商、设备生产商及最终应用部门通力协作, 才能使该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对于牛仔织物来说, 最为简单的测定强力损失的方法是条样法测定织物的断裂强度。常用的标准有GB/T3923.1 - 1997 , ASTM D 5035 - 1995 ( 2003 ) ,ISO 13934.1- 1999 等。
4 处理后织物的风格
纤维素纤维经酶整理后, 其无定形区部分水解, 结晶区之间的空隙变大, 同时结晶区的部分水解使晶区尺寸变小。因而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结晶区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 纤维抗弯能力降低, 刚度下降, 从而使整理后的织物光洁柔软、蓬松, 服用性能得到改善。织物的风格主要从其硬挺度、滑爽度、丰满度和柔软度等指标来考察。硬挺度的减小和织物减量结构变松有关; 滑爽度的增加和织物减量后表面性能的变化, 如绒毛的消除、纤维表面摩擦系数的改变有关。处理后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加, 使之更加柔软和丰满。织物的风格可根据风格仪的不同指标综合评价。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