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牛仔布是以靛蓝染色的经纱和本色的纬纱采用三上一下右斜纹组织交织而成的。利用靛蓝染料的环染及湿摩擦牢度差的特点, 通过特殊的水洗方法使之均匀脱色或局部褪色而获得“石磨蓝”及“穿旧感”的外观效果〔1〕。利用纤维素酶对靛蓝牛仔布进行水洗以获得陈旧外观效果的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纤维素酶是催化水解纤维素的酶类的总称, 是由多组分酶组成的酶系。它能作用于天然或再生纤维素纤维, 包括棉、麻、竹纤维、粘胶纤维、Lyocell 纤维等。它通过对织物纤维表面的剥蚀作用, 使织物表面被磨损, 染料被剥离, 产生水洗石磨的外观, 同时基本解决了浮石水洗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工质量好〔2〕。纤维素酶洗靛蓝染色织物后, 除产生返旧效果外, 对织物的其它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酶洗加工的质量,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织物返旧效果
织物的返旧效果是衡量纤维素酶洗效果的关
键, 也是在水洗行业中评价纤维素酶“起花”性能的依
据。在水洗行业中用于返旧整理的纤维素酶可分为酸
性、中性和弱碱性, 其中常用的为酸性和中性纤维素酶。通常情况下, 酸性纤维素酶有更好的返旧效果。
如何对返旧效果进行评价是比较麻烦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缺乏严格的标准, 往往依靠经验判断。近年来, 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但距离推广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Arkady P. Sinitsyn 等人在研究不同组分纤维素酶的返旧效果时, 采用扫描仪( Mustek MFS- 12000SP scanner ) 对酶洗后织物进行扫描, 对所得到的图像( 300dpi ) 用Adobe Photoshop Software 进行分析,用空白样品( 未经酶洗) 与实验样( 酶处理) 的B( blue ) 值之差来反映返旧的效果。另外, 可根据CIE L值对返旧效果进行判断。CIEL值越大, 说明织物上染料颜色越浅, 返旧效果越明显。Merih Sarisik 等在判断纤维素酶的石磨效果时采用了此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 也与实际情况符合.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