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深绿色
分散嫩黄SWF 2. 0
分散翠蓝S-BG 3. 0
醋酸/(g/L) 1
硫酸铵/(g/L) 1. 0
匀染剂1011或修补剂Lx
浴比1∶10
②深黑色
分散黄棕SW 1. 5
分散红玉SW-2G 0. 4
分散黑ECO 3. 2
醋酸/(g/L) 1
硫酸铵/(g/L) 1. 0
匀染剂1011或修补剂Lx
浴比1∶10
(2)将烘干后织物分别在190℃下高温定形120 s,测定水洗、干湿摩和多纤布沾色牢度。
(3)调整修补剂用量按②处方进行染色,考察修补剂用量对得色深度的影响,以选择最佳助剂用量范围。
2 结果与分析
2.1 染色深度
以130℃染色的涤纶双面布作为标准样,用Data-color测色仪测定K/S值,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中, 120℃染色时加入修补剂后,染色深度可大大提高(约40% ),虽然仍较130℃为浅,但差距小于10%,因此,利用修补剂L提高高温分散染料120℃染色时的深度是可行的。定形后深度差异缩小,这是由于分散染料升华后附于织物表面而致。
2.2 染色牢度
190℃下高温定形120 s后,各项牢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120℃染色织物色牢度较130℃略有降低(约半级)。染黑色时,两种温度下的锦纶沾色均较差,只有2~3级,这是由于分散黑ECO自身牢度较差造成的。通过综合对比, 120℃条件下添加修补剂L进行高温型分散染料染色,涤纶沾色牢度可以达到一般要求。
2.3 修补剂L用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修补剂L用量在1. 4 g/L以下时,得色深度几乎没有变化,考虑到成本因素及匀染性要求,确定其用量为0. 2~0. 5 g/L。
3 结论
(1)利用加入修补剂L的方法在120℃条件下,采用高温型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深度和牢度均能达到一般要求,因此该工艺是可行的。
(2)修补剂L的用量对得色深度基本没有影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