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前处理工艺
2.1 翻缝烧
翻布时注意从带坯布检验印章的一面顺边翻布,幅宽一致。包边缝头要求平、直、齐、牢,以避免后续加工中断头及产生皱条、卷边。由于涤纶长丝不耐高温,因此烧毛要轻烧,要求保证布面净和匀,布面光洁度达3级以上。不能过烧,否则手感硬且影响涤纶长丝强力。
烧毛工艺 火口一正一反,车速100~110m/min。
2.2 退煮漂工艺
在棉包涤织物的退浆中,由于织物表面少量的涤纶长丝茸毛在烧毛时会熔成小球,混入合成浆料中而留在纤维上,若退浆不净,在染深色时会出现白星现象。对含杂量高的棉纤维,必须进行精练、漂白处理,以去除杂质。
棉包涤织物的退浆可基本按纯棉织物的退浆工艺,采用酶退浆工艺和酶氧一浴漂白工艺。工艺中必须注意加强退浆后的水洗,采用喷淋冲洗,左中右水流量一致,水洗槽的温度和机械作用力一致,以保证织物退浆率均匀,减少后续色差的产生。
2. 2. 1 酶退浆
处方/(g/L)
退浆酶2000L 6
渗透剂TA-1 3
pH值(用醋酸调节) 6~6. 5
车速/(m/min) 50
轧液(轧余率80% ~85% )→汽蒸(80℃×55 min)→水洗(4格, 90~95℃)
2. 2. 2 酶氧一浴漂白工艺
(1)H2O2用量
双氧水漂白可提高织物的白度,但对织物强力有一定的影响(见表1)。
工艺流程 二浸二轧(轧余率95% )→堆置(室温, 20 h,外包塑料薄膜)→热洗→冷洗→烘干
由表1可知,随双氧水用量的增加,织物白度提高,但经向强力下降较多;当双氧水质量浓度为12 g/L时,织物经向强力损伤严重,而去杂效果和毛效并不随双氧水用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加。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织物上的杂质可能导致双氧水无效分解,应适当增加双氧水的用量。对已经过酶退浆处理的织物,可减轻冷堆氧漂的压力,双氧水质量浓度为8~10 g/L。
(2)酶氧一浴漂白
通过以上试验确定氧漂一浴的工艺条件如下:
处方/(g/L)
复合酶CO 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