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0S-M1M2×100%
式中:C为转化率,%;S为固含量,%;M0为总投料量,g;M1为体系中不挥发物的质量,g;M2为单体总质量,g。
1·4·2乳液粒子的粒径
取少量乳液于测试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并采用日本Horiba公司的LB-550型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仪测试其粒径。
1·4·3乳液的凝胶率
聚合反应结束后,用200目尼龙网筛过滤乳液,收集滤出残渣及反应器、搅拌棒上的凝胶物质,于115℃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称量。凝胶率按下式计算:
G=W1W0×100%
式中:G为凝胶率,%;W1为烘干后凝胶质量,g;W0为单体总质量,g。
1·4·4乳液膜的吸水率
称取玻璃片质量,将黏合剂涂覆其上并烘干,再称其质量。置玻璃片于蒸馏水中,定时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立即称量,吸水率按下式计算:
ΔM=M′2-M′1M′1-M′0×100%
式中:ΔM为吸水率,%;M′0为玻璃片的质量,g;M′1为玻璃片和干燥后膜的质量,g;M′2为玻璃片和吸水后膜的质量,g。
1·4·5乳液的表面张力
将乳液稀释到一定浓度,在20℃下,由BZY-Z型全自动表面张力仪测定其表面张力。
1·4·6乳液的耐电解质稳定性
在10mL的刻度试管中加入8mL聚合物乳液试样,再分别加入2mL浓度为0·05、0·10、0·50、1·00mol/L的CaCl2溶液,摇匀,静置48h,观察乳液的变化情况。
1·4·7乳液膜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将乳液涂覆于载玻片上,置于60℃干燥箱中烘干,取其薄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icolet-5700)对乳液官能团进行表征,测定范围为4000~500cm-1。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