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在酯化温度为90℃,原料配比为3∶1,酯化时间4h,水解温度为90℃条件下,探讨水解过程中加水方式、水解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加水方式可分为水解前一次加水、水解过程中分批加水和不加水三种工艺,其中加水量与其它原料的摩尔分数比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P2O5∶H2O为3∶1∶1。水解时间分别为2、3、4和5h(一次加水)。试验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加水方式对产品耐碱渗透性的影响
注:水解时间2h。
由表4可知,在水解前一次性加水有利于聚磷酸酯的水解,故选择水解前一次性加水工艺。
表5 水解时间对产品耐碱渗透性的影响
由表5可知,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产品中单酯的比例增加。从MAP/DAP比例可知,水解3h时,单、双酯比值达到最高,水解已达到平衡,此时测试标准帆布的沉降时间已达到最短时间,若再延长水解时间已无意义,故确定水解时间为3h。
2.5 湿布丝光性能分析
采用上述优化合成工艺制备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按1.4节织物湿布丝光工艺和染色进行试验,并与常规干布丝光布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6。
表6 织物湿布丝光性能
由表6可知,与常规丝光布相比,湿布丝光织物的强力有所提高,原因在于织物在湿态下即进入丝光工艺,减少了高温烘燥对织物强力的损伤;另一方面,湿布丝光工艺中,在合成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作用下,提高了碱液对织物的渗透性能,丝光处理均匀,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取向度,减少对织物强力的损伤。同时,湿布丝光工艺可提高织物的丝光钡值,增加织物的吸附性能,降低织物纬向缩水率,保证织物尺寸稳定性能。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