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纺织染整助剂中的环境激素问题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8日

2·环境激素的特点

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具有如下特点[2-3]:(1)延迟性,生物在胚胎、幼年时所造成影响可能到成年或晚年才显露出来,因而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2)时段性,各生长阶段会对生物个体造成不同的影响与后果,例如正在发育的机体内分泌系统尚缺乏反馈保护机制,或因幼体的激素受体分辨能力不如成体的那样高,孕期、幼年动物及人体对激素水平比成体敏感;(3)复杂性,剂量、暴露方式对各器官可能造成不同影响,有时毒性会有协同或拮抗作用.另外,环境激素在环境中易挥发,随风飘散,不易分解,也会通过食物链蓄积放大,因其具有脂溶性,进入生物体后不易排除.

3·环境激素的致毒机理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环境激素的致毒机理[4-5]主要是:(1)直接进入细胞内,作用于细胞核内的核酸或酶系统,引发遗传变异;(2)与激素受体直接结合阻碍天然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影响激素信号在细胞、组织内的传递,导致机体功能失调;(3)影响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调控,引发致癌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等;(4)环境激素的种类繁多,存在各化学物质的协同作用,其联合作用的影响远高于单一影响,致毒机理十分复杂.

4·环境激素的危害

4.1对水生生物和野生生物

环境激素对水生生物和野生生物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生育能力下降、性别变化以及卵的孵化率降低,甚至导致灭绝.大量实验表明[1,6-8],在环境激素的影响下,鸟类和鱼类出现甲状腺功能障碍;鸟类、鱼类、水生甲壳类动物和哺乳类的生殖能力锐减;鸟类、鱼类和龟鳖类卵的孵化率下降或孵化后出现严重的畸形和残疾;鸟类行为异常;鸟类、鱼类和哺乳类里有雄性雌性化或雌性雄性化倾向;鸟类和哺乳类的自身免疫系统遭到损害等.一些学者认为,环境激素是造成动物生殖功能障碍以至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

4.2对人类

环境激素可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比如饮用含有环境激素的水,食用了残留有除草剂或杀虫剂的蔬菜,以及体内积累有环境激素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内,会改变人体的激素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几方面[1-2,7-10]:(1)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男性精液质量下降、不育率增高,女性性腺发育不良、生殖器肿瘤发病增加、月经紊乱、先天性畸形等;(2)免疫功能的改变,通常表现为降低及抑制免疫能力,加速自身免疫性病变的发生和引起胸腺萎缩等;(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迟滞和行为改变,如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因甲状腺素的水平异常,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痴呆、不太明显的行为异常、注意力分散、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等;(4)对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表现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等;(5)环境激素还可引起乳腺癌、前列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副睾丸囊肿、阴道腺癌、膀胱癌、精巢癌等肿瘤疾病.

5·纺织染整助剂中的环境激素问题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