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防蚊虫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8日

自然界中的许多昆虫如蚊、蝇等会通过对人进行叮咬,或污染食物向人类传播疾病。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每年因蚊虫叮咬而感染疟疾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防蚊虫纺织品即是对这类昆虫进行趋避或杀灭的一种卫生防护用纺织品。近年来纺织品防虫整理在国内外逐渐引起重视,并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1 防蚊虫纺织品的生产方法

1.1 防虫整理

防虫整理就是应用蚊虫趋避剂或杀虫剂等防虫整理剂对纺织品进行特殊整理的加工,其加工方法主要有3种:第1种是用驱避剂乳液或溶液浸渍衣服而成;第2种是先将驱避剂乳液或溶液浸渍衣服,再用高分子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使生成的膜将驱避剂“封”在织物纤维上;第3种是先将驱避剂进行微囊化处理制成微囊防蚊剂,然后借助于微囊固着剂或其他交链剂使微囊防蚊剂牢固地附着在织物纤维上。第1种方法很有效,但不耐水洗或雨水冲淋;后两种方法不仅很有效,且具有耐洗性能。此外,微囊型的织物防蚊整理剂还能与柔软等后整理剂同浴使用,既方便又经济。

1.2 防虫纤维开发

防蚊纤维是最先由日本开发的一种可以防蚊子等虫叮咬的纤维。此类纤维主要是通过在化学纤维生产过程中混入一部分杀虫剂的主要成分而制得的。目前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OLESET聚乙烯单丝防虫纤维已经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可用于制作防止疟疾的防虫蚊帐。其主要生产方法是在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喷丝过程中加入氯菊酯母粒,氯菊酯用量占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用量的2%。由于聚乙烯树脂内部分子间的空隙较大,纤维中的氯菊酯会逐渐从内向外迁移,覆盖在纤维表面;因此,纤维经洗涤或其他类似原因表面的药物会脱落。但在太阳下晾晒4 h左右,纤维表面就会渗出足够的药物。将纤维织成0.4 mm×0.4 mm的网孔布,在使用过程中昆虫接触到纤维上的药物便会被药灭[1]。

2  常用防虫整理剂

理想的防蚊整理剂应满足防虫效果耐久性好安全无害,不易产生抗药性,且不影响织物原有的各种性能[2]。目前主要的防蚊虫整理剂有驱避型和杀灭型两类。驱避剂按来源分可分为合成和天然型两种[3-5]。

2.1 天然趋避剂

天然驱避剂主要是植物源的驱避剂,是从一些具有防虫特性的植物根、茎、叶、花中提取出的有效防虫成分,多为萜类的酯类、醇类和酮类等物。20世纪7年代,从植物精油中提取的萜烯成分对蚊虫具有较强的驱避活性;从赤桉精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蚊虫驱避剂,经生物测定发现对埃及伊蚊有强烈的驱避活性。近年来美国对天然源蚊虫驱避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寻找到两种高驱避活性植物桑橙和假荆芥。进入21世纪以来,有人对印楝树种子的甲醇提取物做了驱避性活性试验,发现其对蚊虫各生长期个体都有很强的驱避活性。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