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麻从公元前一世纪到上个世纪后半叶,一直是人们广泛种植的农作物,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韧皮纤维也是最早用作纺织纤维的品种之一,它可作为纤维产品、服装、绳索、船帆、油脂、纸张及医疗用品的原材料,但从传统意义上讲,大麻一直被当作一种用来制造绳索的纤维,直到近年改善大麻纤维细度的工艺得到了发展,大麻的服用舒适性才真正被发掘出来,大麻纺织在开发研究过程中跨越了麻纺、毛纺、绢纺、棉纺织的界限,成为一种综合纺织技术,其中以棉纺织技术为主生产的大麻纺织品的比重越来越大,值得棉纺织行业进一步做适应性研究。
我国大麻资源丰富,主要产区有:山东、山西、安徽、河南、河北、甘肃、云南、四川、黑龙江等省。
1 六安大麻的及应用现状
六安大麻种植历史悠久,其主要品种有寒麻(又称魁麻)、火麻等。六安大麻是六安淠河流域特殊地理环境生长的大麻品种,六安市淠河冲积带,水丰土沃,气候宜于大麻生长,故六安大麻具有株高、无分叉、皮厚纤维长、纤维拉力大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六安大麻条杆长,麻皮长度一般在2.8m以上,不低于2m。六安大麻色泽柔和,麻皮呈黄白色,颜色一块,无病斑、虫斑,根部无麻骨、无霉烂。回潮率不超过12%。 六安大麻大麻酚含量低、纤维质量好、含胶量低。六安市淠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质特殊,加之千年以来的种植经验,无环境污染,相比而言六安大麻具有麻皮薄、胶质含量低、易于脱胶的特点。是各种麻制品和大麻服装面料的最佳选择材料。
六安大麻以苏埠大麻为代表。六安市苏埠镇自唐代以来即盛产大麻,闻名于世,经久不衰。据建于雍正三年的徽州会馆碑文记载:“苏家埠是姜、茶、麻、竹木、瓜果之第。白浒圩、韩摆渡、苏家埠、八里滩等素为产麻之区,行青岛、营口,通日、俄诸国。”历史上,外地客商为了在苏埠取得经营主动权,先后建有“陕西会馆”、“山西会馆”、“湖北会馆”、“徽州会馆”、“旌德会馆”等。
[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