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高,流平性好,易于成膜,使用方便,形成的薄膜柔曲性能好且延伸性大,对织物具有较强的粘结力,且涂层不易脱落、掉色和变质.但聚丙烯酸酯乳胶膜具有冷脆热粘、弹性温度范围窄、光亮度不够理想的缺点.[1]
据文献报道,在聚氨酯中引入聚碳酸酯二元醇,可增长连续碳链,提高分子结构规整度,使聚氨酯成膜时较易产生定向结晶,获得较为理想的光亮性能.[2]本文在聚丙烯酸酯中引入聚碳酸酯二元醇,控制共聚单体的比例合成光亮型聚丙烯酸酯.[3-4]
1 试验
1.1试剂与仪器
试剂: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四氯化锡(SnCl4),Span80,过硫酸铵[(NH4)2S2O8],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仪器:Nicolet 5700 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JS94H型微电泳仪,S 4700型冷电场扫描电镜仪,Ultrascan PRO 测色仪,Inseron3365强力测试仪,Diamond TG/DTA 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X' Pert-Pro MPD 型X 射线衍射仪,JJ200电子天平,WMZK-01 温度指示控制仪,JB90-S数字显示转动搅拌机.
1.2合成原理
第一阶段:中间体的合成
1.3 合成方法
将称好的聚碳酸酯二元醇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n(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n(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1∶2]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再加入一定量催化剂四氯化锌(SnCl4),在合适温度反应6 h得到中间体A.
将上述中间体A、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十二烷基硫酸钠和Span80 以及部分去离子水放于乳化瓶中,采用高剪切乳化机充分乳化,得到预乳化单体.然后在装有恒压滴液漏斗、冷凝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上述1/3 量的预乳化单体和1/3量的引发剂水溶液.升温至85~90 ℃,保温反应1 h,再滴加剩余预乳化单体及引发剂水溶液,2 h 内滴完,再于85~90 ℃保温反应1.5 h,降温,出料.
1.4涂层整理
将配制好的聚丙烯酸酯涂层胶(聚丙烯酸酯90%,增稠剂5%,FFG 涂料大红5%)均匀地涂在准备好的涤纶和棉织物上.棉织物在80 ℃下预烘2 min,在120 ℃下焙烘2~3 min;涤纶织物在100 ℃下预烘2 min,在150 ℃下焙烘2~3 min.
1.5 性能测试
红外光谱
(FT-IR):在红外光谱仪上测定;粒径:在激光粒度仪上进行测试;Zeta 电位:在微电泳仪上进行测试;扫描电镜:在扫描电镜仪上测定;热性能(TG-DTA):在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上测试;亮度和反射率:在测色仪上测定;断裂强力:在强力测试仪上按照GB/T 528-1998 进行测定;广角X-射线衍射(WAXD):在X 射线衍射仪上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 产品性能表征
2.1.1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