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丝肽的制备及其在柞蚕丝绸抗皱整理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4日

不同整理剂整理柞蚕丝绸的性能见表1.

 

表1 说明,单独用柞蚕丝肽处理柞蚕丝绸,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幅度为11.9%;丝肽/乙二醛整理样品折皱回复角提高明显(折皱回复角提高26.1%),但泛黄严重,白度保留率仅为53.2%;丝肽/柠檬酸体系的折皱回复角提高幅度为24.5%,且白度及强力下降较小;单独使用乙二醛和柠檬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丝绸抗皱性能,但不如与丝肽配用效果显著,且都存在泛黄和白度下降的问题.原因是柞蚕丝肽分子中含有贾艳梅:丝肽的制备及其在柞蚕丝绸抗皱整理中的应用大量的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对柞蚕丝纤维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并能和柞蚕丝大分子上的活性基团以氢键、范德华力等方式结合,固着于纤维表面或沉淀于纤维的无定形区,起到一定的防缩抗皱作用.[3]但由于缺少化学交联,折皱回复角提高幅度不大;当丝肽和柠檬酸复配使用时,除上述物理作用外,丝肽还通过柠檬酸与柞蚕丝纤维大分子形成共价交联,在纤维表面形成牢固的网状薄膜,或者沉积在蚕丝纤维内部,使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性能提高.同时柠檬酸的—COOH 与丝肽分子中的—OH 发生酯化反应,可以避免柠檬酸单独整理时织物泛黄.丝肽与乙二醛复配整理后,织物白度下降严重,比乙二醛单独整理织物泛黄更严重,推测是柞蚕丝肽与乙二醛在高温下形成了某种新的化合物所致.

综合折皱回复角、白度、撕破强力各项指标认为,丝肽/柠檬酸体系最适于作为丝绸的抗皱整理剂,故设计正交试验,优选丝肽/柠檬酸整理柞蚕丝绸的最佳工艺参数.

2.3 正交试验

由正交试验(表2)可以看出,对折皱回复角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丝肽用量,然后依次是柠檬酸用量、焙烘温度,次亚磷酸钠用量影响最小.最佳整理条件为丝肽30 g/L,柠檬酸80 g/L,次亚磷酸钠30 g/L,160 ℃焙烘。

2.4 柞蚕丝绸其他性能

考虑到抗皱整理通常在达到较高折皱回复性能的同时需兼顾织物的其他性能,测定了最佳整理参数下整理柞蚕丝绸的其他指标,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知,在最佳整理工艺条件下,柞蚕丝绸经丝肽/柠檬酸整理后,其折皱回复角提高了79°,提高幅度为42.9%,撕破强力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4.1%和90.2%.综合考虑抗皱性能、强力及白度下降等因素,该整理条件具有可行性.

由表4 可知,先经丝肽/柠檬酸整理,再经氨基硅油整理后的柞蚕丝织物更加柔软,悬垂风格得到进一步改善.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