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表5、表6可以看出,高疵点天丝纤维在纺纱中生条短绒率和结杂明显恶化,成纱乌斯特实物质量中粗节、棉结增加显著,棉结上升2~3倍。
3.3单唛试纺结果原因分析
天丝原料的疵点,在生产过程中的清花、梳棉工序,会以车肚落棉、斩刀花的形式,得以清排。但仍然有一部分疵点,在清花、梳棉工序遭受打击,会变成更难排除的短小硬的粗纤维,或者类似纸屑的点片状纤维屑,还有成撮状的短纤维存在,长度在3mm—15mm之间。这些未被排除的疵点和短绒,在后道的并条、粗纱、细纱牵伸中难以控制,成为游离纤维,游离在牵伸控制之外,随机附着在纱线上或被包附于纱线中,从而造成纱线的外观质量不均匀,尤其是短粗节和棉结显著提高,1cm~2cm长的粗节上升。因此,对于这类疵点高的天丝原料,要想保证成纱质量,必须进行特殊的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点着重在清花、梳棉工序。
4 高疵点天丝纤维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及效果
4.1控制回花、再用棉的使用
正常的天丝纤维中,只含有少量的粗硬丝、并丝等,长度整齐度好,短绒含量少,为了兼顾生产成本,不可避免要使用回花、再用棉。但天丝纤维疵点含量明显升高时,车肚落棉、斩刀中疵点结杂明显增多,我们初步统计车肚中硬杂质含量高达520~780mg/100g,而且含有大量短绒,必须经过处理方可少量回用。
4.2合理配置清钢工序,加强疵点排除,减少纤维损伤
正常的天丝纤维无杂质而又较蓬松,只含少量疵点和短绒,清梳工序贯彻“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合”工艺,适当降低各工序打手速度,少用打击点的原则。但面对高疵点天丝,为了排除疵点,可适当增加尘笼吸风,一般增至1400r/min左右,加强对握持打击开清棉机械性能测试,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3】盖板花和后车肚落棉是梳理排除疵点的关键部位,可适当增加前上罩板隔距,同时减小漏底入口隔距,除尘刀在高刀大角度前提下,尽量隔低,可有效排除杂质疵点。增加盖板速度可以适当提高斩刀花排杂,排短绒能力,但同时要降低锡林、刺辊的速度,减弱分梳力避免过度损伤纤维。工艺落实后,梳棉落棉增加1.5%,除杂效率提高20%,保证了生条结杂控制在3粒/克以内,生条短绒控制在4%以内。
4.3合理配置络筒工艺
络筒工序在电清参数的设置上做了大量优选试验,尤其是棉结N和短粗S反复验证,灵敏度分别由240%、200%收严到200%、150%。确定在德国奥康AC338型自络上进行生产,它配备了先进的瑞士USTER公司的QUANIUM2型电子清纱箱,车速为1200m/min,【1】清纱效率逐步提高,由80%提高到85%,很好的切除了部分成纱棉结和短粗节。但是,由于管纱万米切断数增加,络筒工序回丝明显增加。络筒清纱工艺如表7。
表7 清纱工艺参数
4.4效果
经过配棉工艺、清梳工艺、络筒工艺调整后,通过试纺验证,高疵点天丝纤维已投入正常大批量生产,成纱质量如表8。
表8 LF9.8纱线指标及纱线质量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