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5可以发现,增加十二烷基硫醇质量分数对单体的转化率、凝胶率几乎没有影响,乳液的外观也很好,只对乳液的黏度有影响。十二烷基硫醇具有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作用。其质量分数增加,减少大分子链之间的纠缠,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分子链的重心移动,宏观表现为流动性改善,乳液黏度下降。合成高固含量聚合乳液,可以提高乳液的流动性。但是,十二烷基硫醇必须使用适量,否则会破坏聚丙烯酸酯乳液成膜的特性。
2.3.2十二烷基硫醇质量分数对织物印花性能影响
十二烷基硫醇质量分数对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随着黏合剂中十二烷基硫醇含量的增加,印花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都有一定提高。但是,当十二烷基硫醇的质量分数≥0.69%时,干、湿摩擦牢度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十二烷基硫醇的作用使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过小,乳液成膜后,胶膜的内聚力变小,致使印花织物的摩擦牢度下降。表6中,K/S值呈依次增加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黏合剂流动性增加,印花时色浆受到刮板挤压,使更多的色浆能够渗人织物的缝隙,黏合剂胶膜与织物的黏附性增加,所以K/S值增加。但如果相对分子质量过小,黏合剂成膜强度大幅下降,导致印花织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下降,织物更加黏手。综合考虑,取十二烷基硫醇质量分数为0.23%,可以获得较好的印花织物色牢度,色深和手感。
2.4交联单体(NT)对乳液聚合及印花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合成无甲醛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自制了交联单体NT,并选择其它几种交联单体进行比较。
不同用量的各种交联单体对印花织物干/湿摩擦牢度、沾色/褪色牢度及K/S值的影响见表7。
丙烯酸羟乙酯(HEA)作为乳液聚合的传统交联单体,虽然性能不是最佳,但是由于价格便宜,无毒无污染,其应用还是得到人们的好评。
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聚合于分子链上,使得聚合分子上有羟甲基活性官能团。在焙烘过程中,各相邻分子链的羟甲基问缩合交联,使线型分子交联为网状而成膜,同时链上的羟甲基也能与织物纤维的羟甲基起交联作用。这样由分子链之间以及分子链与纤维之间产生的自交联功效,增强了印花织物的色牢度。由表7知,NMA质量分数为2.0%,可以使织物拥有最佳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用含此交联单体的黏合剂制成的印花糊,无破乳等不良现象发生。
NMA为甲醛与丙烯酰胺反应合成物,有活性较高的羟甲基,所以相对羟乙酯HEA可以在更低的温度进行焙烘。但是,含此交联单体黏合剂在使用时,NMA会有微量分解,造成甲醛释放,不符合现代绿色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TM一200是含有双键和其它功能性官能团的交联单体,乳液聚合时,通过双键聚合于高聚物上。由表7知,当TM.200的使用量大于3.O%时,黏合剂制成的印花糊在调制的过程中出现破乳、堵网现象,织物印花轮廓不清晰,并且手感僵硬,严重影响印花纺织品的质量。取交联单体质量分数2.5%,用此交联单体制成的黏合剂调制印花糊,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都很好,K/S值也达到一定要求,但是,TM-200售价相对较高。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