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722G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机械五厂)、二两装高速中药粉碎机LG-02(瑞安市百信药机器械厂)、电子天平JA2003N(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马头牌JYT-2架盘药物天平(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2方法
将商品茶叶打成粉末,浸泡2h,按照一定比例分别加入至100ml蒸馏水中,升温并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冷却、过滤,滤液用于吸光度测试。
2.1茶叶色素吸收光谱曲线
将茶叶色素稀释液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制得曲线,如下:
确定红茶最大吸收波长为672nm。同样的方法,测定绿茶最大吸收波长为672nm。这也验证了红茶跟绿茶最大的差别不是使用的茶种不同,而在于茶叶是否经过发酵的程序,也就是说,茶叶的加工工序不会影响茶叶色素颜色的稳定性。本实验选用绿茶为试验样品做稳定性测试,不再讨论两者之间差异。
2.2最佳萃取级数的测定
考虑到植物染料的利用率,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流程,对茶叶再次进行1次、2次……多次提取,观察吸光度值。取5g茶叶,加入100ml蒸馏水,放入100℃水浴中煮沸50min,冷却至室温,过滤为第1次萃取液,放入100ml容量瓶定容,用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度A;滤渣再加入100ml蒸馏水,重复以上步骤,过滤为第2次萃取液;以此类推,分别测量萃取液的吸光度A,A值越大,则色素越多。测试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茶叶萃取液从第4次开始,A值下降很大,即A值已很小,说明此时茶叶中色素含量已很少,而继续增加提取次数对色素得率的影响不明显,故茶叶萃取3次即可。
2.3萃取实验
2.3.1正交试验
表2萃取工艺正交试验
注:A—固液比;B—温度;C—时间;D—pH
将影响萃取工艺的主要因素设计成正交试验表,依照其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见表2。
由此表可以看出,上述因素的影响效果是:温度(℃)>时间(min)>固液比>pH,最佳工艺A2B3C2D2,即固液比1:20,在沸煮(100℃)的条件下60min中性溶液中提取。下面对单因素分析,进行工艺优化。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