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棉氨纶斜纹织物的耐洗耐磨后焙烘加工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0日

2.2.2染色工艺

传统的连续染色采用轧染、烘干、固色,存在染色不透的问题。对此,本公司改进了染色工艺,染后产品色泽饱满,织物耐洗性可提高0.5~1.0级。

(1)染色轧料配方

①还原染料

大多染厂采用还原染料染色时,都不加防泳移剂。本厂针对以上问题,选用BOZZETrO(卜赛特)公司的防泳移剂,以稳定染色效果,染料质量浓度由常规的l0 g/L提到20 g/L。

②活性染料

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可以添加NaC1 20 g/L,以提高其渗透固色效果。

(2)烘干方法

染色轧料后,许多染厂为求快速生产,烘房温度很高,风量很大,使得染料快速烘干,造成表面上色,纱线染不透,容易露白。

本厂改进了烘干方法,统一采用红外线烘干。红外线可使纱内、外同时热烘,常规烘房则由外往里烘干,容易造成泳移,产生内部浅外部深。当含湿率小于30%,染料就不易移染。

采用第一、第二烘房低温、低风速预烘,温度7O一9O℃,风量70%,使织物缓慢烘干,纱内和纱外色差减少,耐洗性提高。

(3)蒸箱前轧料要透

目前染色用蒸箱有汽封式和液封式两种。本厂使用液封式蒸箱,面料通过浸-车L.浸,然后汽蒸,使染料轧透发色。

(4)选择耐洗变褪色小的染料

选择耐洗变褪色小的染料,可确保生产的产品变褪色牢度在3.5级以上。

2.2.3后整理工艺

后整理主要通过助剂筛选,以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试验发现,加入聚丙烯酸类黏合剂和聚氨酯可以提高织物的耐磨性。

常规后焙烘处方/(g/L)(带液率60%)

润湿剂270    2

树脂(预催化)  160—250

10%脂肪酸类柔软剂  60—100

聚乙烯蜡保护剂  l5—35

硅油类  30—8O

改进后焙烘处方/(g/L)(带液率60%)

润湿剂270  2

树脂(预催化)  105—200

聚乙烯蜡保护剂  7~18

改性环氧微硅乳  20—60

自交联纳米级聚氨酯  4O一8O

非离子黏合剂  20~5O

焙烘温度/℃  154

焙烘时间/min  15

整理织物的耐磨性由原来的6 000~8 000转提高到17 000转以上,变褪色牢度为3.5级以上。∞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