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染色工艺
传统的连续染色采用轧染、烘干、固色,存在染色不透的问题。对此,本公司改进了染色工艺,染后产品色泽饱满,织物耐洗性可提高0.5~1.0级。
(1)染色轧料配方
①还原染料
大多染厂采用还原染料染色时,都不加防泳移剂。本厂针对以上问题,选用BOZZETrO(卜赛特)公司的防泳移剂,以稳定染色效果,染料质量浓度由常规的l0 g/L提到20 g/L。
②活性染料
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可以添加NaC1 20 g/L,以提高其渗透固色效果。
(2)烘干方法
染色轧料后,许多染厂为求快速生产,烘房温度很高,风量很大,使得染料快速烘干,造成表面上色,纱线染不透,容易露白。
本厂改进了烘干方法,统一采用红外线烘干。红外线可使纱内、外同时热烘,常规烘房则由外往里烘干,容易造成泳移,产生内部浅外部深。当含湿率小于30%,染料就不易移染。
采用第一、第二烘房低温、低风速预烘,温度7O一9O℃,风量70%,使织物缓慢烘干,纱内和纱外色差减少,耐洗性提高。
(3)蒸箱前轧料要透
目前染色用蒸箱有汽封式和液封式两种。本厂使用液封式蒸箱,面料通过浸-车L.浸,然后汽蒸,使染料轧透发色。
(4)选择耐洗变褪色小的染料
选择耐洗变褪色小的染料,可确保生产的产品变褪色牢度在3.5级以上。
2.2.3后整理工艺
后整理主要通过助剂筛选,以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试验发现,加入聚丙烯酸类黏合剂和聚氨酯可以提高织物的耐磨性。
常规后焙烘处方/(g/L)(带液率60%)
润湿剂270 2
树脂(预催化) 160—250
10%脂肪酸类柔软剂 60—100
聚乙烯蜡保护剂 l5—35
硅油类 30—8O
改进后焙烘处方/(g/L)(带液率60%)
润湿剂270 2
树脂(预催化) 105—200
聚乙烯蜡保护剂 7~18
改性环氧微硅乳 20—60
自交联纳米级聚氨酯 4O一8O
非离子黏合剂 20~5O
焙烘温度/℃ 154
焙烘时间/min 15
整理织物的耐磨性由原来的6 000~8 000转提高到17 000转以上,变褪色牢度为3.5级以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