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液氨柔软工艺:烧退→丝光→液氨→柔软拉幅→预缩
c、免烫工艺:烧退→丝光→轧树脂拉幅→焙烘→(水洗、拉幅)→预缩
d、液氨免烫工艺:烧退→丝光→液氨→轧树脂拉幅→焙烘→(水洗、拉幅)→预缩
e、液氨潮交联工艺:烧退→丝光→液氨→潮交联→拉幅→预缩
1.4 性能测试方法
洗涤按AATCC 135-2004、密度按ASTM D3775-2008、单位面积质量按ASTM D3776-2009、撕破强力按ASTM D1424-2009、断裂强力按ASTM D5034-2009、透气性按ASTM D737-1998(2007)、吸水性按AATCC79-2007、平整度按AATCC124-2009、折皱恢复角按AATCC 66-2008测试。
2 试验程序
(1)将各种整理工艺的面料分别洗涤5次、10次、30次、80次、100次。
(2)洗涤干燥方式按照AATCC 135-2004中(1)(Ⅳ)(A)i的测试条件进行,即按常规/厚重棉织物49±3℃洗涤,干燥条件为棉档转筒烘干。
(3)洗涤完毕后不同洗涤次数的相同面料分别按1.4中的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测试,每项指标洗涤前后面料同时检测。
(4)检测前均按ASTM D1776-2008《纺织品测试用标准大气》要求的21±1℃,65±2%RH调湿4小时以上。
3 试验结果
3.1 面料多次洗涤前后密度的变化
通过表1可看出,与其它整理方式相比,柔软整理牛津纺面料的定型性较差,随水洗次数的增加,经纬向逐渐收缩,密度增加。100次洗后经密分别比洗前增加3根,即纬向平均收缩2%。两面料纬密分别增加5根和7根,平均经向收缩达7%。
棉纤维经过液氨整理后截面由扁平状成近似圆形,纤维变粗,经纱纬纱间的包绕角增大,面料经纬向密度均加大,液氨柔软比普通柔软多3~4根,液氨免烫比普通免烫平均多2根。液氨的定型性较好,例如,同普通柔软相比,液氨柔软整理面料其洗后收缩比较小。
免烫整理、液氨免烫整理、潮交联整理的牛津纺面料因树脂交联,定型性较好,经纬密增加较少,尤其潮交联整理,几乎没增加。
3.2 面料多次洗涤前后重量的变化
由表2可以看出,柔软面料在50次水洗前,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重量轻微增加,50次水洗后增加水洗次数反而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分析原因为50次水洗前,面料洗涤收缩率大,经纬密增加造成重量增加。50次水洗后,增加水洗次数面料已趋于稳定,不再收缩,但多次洗涤后,纱线蓬松,摩擦时纤维损伤,毛羽易被洗掉,造成失重。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