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V——t秒内通过织物的空气量(mL);
AF——织物的面积(cm2)。
测试原理:在规定压力下,测定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的空气流量,推算织物的透气性。测试条件:测试压强100Pa,面积20cm2,温度(20±2)℃,相对湿度(65±2%)。
2.4 织物保暖性测试[6]
用平板式保暖仪YG(B)6060测量涤纶织物的保暖性能。参照标准:GB11048-89《纺织品保暖性能试验方法》,测试方法为:将试样覆盖于25cm×25cm的试验板上,试验板与周围的保护板均用电热控制在相同温度,并由温度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电脑上保持恒温,使试验板的热量通过试样的方向发散,电脑测定实验板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恒温所需的加热热量,并计算试样的保温率Q(单位%)。按下式计算
保温率:Q(%)=(Q1-Q2)/ Q1×100 (2-3)
式中:Q1——无试样散热量(J)
Q2——有试样散热量(J)
3 结果与讨论
3.1 浸渍法改性涤纶织物
(1)按照1.2.3(1)工艺方法,通过对涤纶织物舒适性能的评定以确定最佳浸渍法蛋白助剂改性涤纶织物的工艺条件。
从表3-1可以看出,羽毛蛋白助剂与壳聚糖复配为30/5(%,o.m.f.)时,涤纶织物的透气率、保温率最好,扩散面积最大,透气量比较小。这是因为壳聚糖与羽毛蛋白助剂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两者基本相容。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氨基和氨基等活泼基团,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将复配羽毛蛋白助剂在涤纶织物表面形成一层不完整的膜,使得涤纶织物的透气性能下降不大。所以,将壳聚糖处理到涤纶织物上,使织物的舒适性能提高。β-环糊精也是亲水性高分子物质,但它与羽毛蛋白助剂的相容性不好,研究中发现,β-环糊精和羽毛蛋白同时处理织物会产生絮凝状物质,影响织物的舒适性能,所以选取复配蛋白助剂用量为:羽毛蛋白助剂与壳聚糖复配为30/5(%,o.m.f.)。
(2)浸渍法改性涤纶织物交联剂用量的优选按照1.2.3(1)的工艺方法,将涤纶织物用30%(o.m.f.)羽毛蛋白助剂和壳聚糖5%(o.m.f.)共同处理后,再加入0~50%(o.m.f.)的交联剂EH,在80℃的条件下再处理30min。并测试织物的舒适性能。结果如表3-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