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表明,深色布料直接用甲酸/氯化锌法在高温下(70±2)℃所测得的结果与设计值相差比较远,而褪色后再用上述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物理法的结果最接近设计值。这是因为有些布料受到染料的影响,使试剂无法与纤维充分接触,溶解不充分,剩余纤维呈冻胶状,过虑困难,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偏差,棉的含量一般偏大,如45棉/55Lyocell;而有些布料的染料在溶解过程中也随之溶解,造成棉的含量偏小,如60棉/40Modal。
表3 对牛仔布和丝光棉进行褪色前后的检验结果与物理法结果的比较
表3表明,牛仔布、丝光棉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法所测得的结果相差甚远,物理法的结果接近设计值。分析其原因为牛仔布本身含有的染料、杂质较多,这些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也会溶解,造成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果偏大;丝光棉由于丝光和高温的原故,棉纤维在溶解时损失过大,导致结果与设计值相差甚远。
3结论
由以上试验数据可知,用物理法测得的棉与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误差较小,结果准确可靠。此外,物理法与甲酸/氯化锌法相比还有以下优点:
(1)不受试剂、温度、时间等的影响;
(2)不受布料类型而影响测试结果;
(3)不必进行复杂的样品前预处理;
(4)减少了化学试剂的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5)减少了测试人员与有毒试剂的接触,有效地保护测试人员的身体。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