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一种高分子阳离子活性染料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4日

1.5染色性能测试

上染百分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λmax处测试吸光度,计算染料上染百分率E=(1-A1/A0)×100%,其中,A0和A1分别是染色前和染色后的吸光度.固色率:在λmax处测定稀释标准皂液和皂煮残液的吸光度,计算染料固色率T=(E-B1/B0)×100%,其中,B0和B1分别是标准皂液和皂煮残液的吸光度.

染色牢度:皂洗牢度按GB/T 3921.3-1997《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3》测试;摩擦牢度按GB/T 3920-1997《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实验方法》测试.

2结果与讨论

2.1热稳定性

从图1可知,高分子阳离子活性染料在受热到200℃左右开始失重;在230~420℃,失重率约55.30%,可能原因:(1)季铵盐的C—N键受热分解;(2)染料母体分解.在420℃以后失重的可能原因是高分子骨架断裂.

2.2红外光谱

由图2可以看出,1-氨基蒽醌的—NH2在3 423、3 303 cm-1有伸缩振动峰,蒽醌环上—C O在1 602cm-1有伸缩振动峰;染料母体的图谱中,伯胺的2个伸缩振动峰已经消失,证明已经被均三嗪环的氯原子取代,—NH在3 400 cm-1形成宽峰,均三嗪环上—C N在1 523 cm-1处有尖利的伸缩振动峰.对比B与C图,2 928、2 823 cm-1处是典型的—CH2对称和非对称伸缩振动峰,可以得出染料母体和PEI接枝成功.而高分子阳离子活性染料在1 100~1 000 cm-1附近有较强吸收峰,证明已引入了长链段供电结构.由C图可以看出,2 966 cm-1处为—CH3的吸收峰证明高分子阳离子分子链中含有—CH3,也证明高分子染料与碘甲烷发生了反应,在965.93 cm-1处出现了C—N的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发生了季铵化反应,生成季铵盐.

2.3染色性能

2.3.1棉织物

由图3可知,升高温度,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同时升高,原因是温度升高,染料高分子间的缔合度下降,有利于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