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羟基反应:
(2)与氨基反应:
乙二醛的主要缺点是泛黄严重,织物强力损失严重,加入乙二醇形成乙缩醛可抑制泛黄,但会降低织物的折皱回复性.[22,31]张广知[31]11用乙二醛作为棉织物的整理剂时,选用氯化镁作催化剂,柠檬酸作催化活化剂,且m(氯化镁)∶m[柠檬酸(不含结晶水)]=1∶0.75 时,整理效果较理想,处理后织物弹性大大提高,强力下降较少.
1.10水性聚氨酯类交联剂
聚氨酯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发展,而在50 年代就有少量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如1953 年Du Pont 公司的研究人员将端异氰酸酯基团聚氨酯预聚体的甲苯溶液分散于水中,用二元胺扩链,合成了聚氨酯乳液.国外自20 世纪60 年代就已把聚氨酯应用到织物后整理上,特别是20 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水性聚氨酯,具有无毒、不污染环境、安全方便、不易损伤被涂饰表面、易操作和易改性等优点,使得它在织物、皮革涂饰及粘合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性聚氨酯对天然纤维和合纤织物的成膜性好,粘接强度高,能赋予织物柔软丰满的手感,改善织物的耐磨性、抗皱性、回弹性、通透性、耐水性和耐热性等,在纺织行业中很受欢迎.
水性聚氨酯含有活泼性端基异氰酸酯基(—NCO),能跟许多类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合成水性聚氨酯交联剂的关键是要加入封闭剂进行封端反应,以避免—NCO 遇水反应而失去活性.在焙烘加热条件下,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发生解封,脱去封闭剂,其—NCO复出,聚氨酯大分子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或与纤维分子中的—OH、—NH2反应,在织物上形成网状交联结构,从而起到增强纤维分子的“身骨”作用,赋予织物耐久的抗皱性能和弹性.
查刘生[6]16等人用亚硫酸氢钠作为封端剂,制备了无色透明的水性聚氨酯,用作羊毛纤维的防毡缩剂,防缩效果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机可洗标准.
周向东等曾用亚硫酸氢钠为封端剂合成了水性封端异氰酸酯交联剂,并将其用于真丝织物的防水防油整理,水洗10 次后防水防油性较好,断裂强力、白度和手感稍有下降.[32]
水性聚氨酯可用于织物的防皱防缩、防污抗静电、柔软、防水透湿和仿麂皮整理等,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弹性,手感滑爽丰厚.Hongxia Pan[33]将其用于毛绒的涂层整理可以获得比聚丙烯酸酯树脂更好的手感和粘附性.水性聚氨酯用于真丝织物整理,可获得良好的洗可穿性.[34]但聚氨酯用于耐久压烫整理的效果还很不理想,而且耐高温(>180 ℃)稳定性差,易产生泛黄现象,因此不宜单独用作抗皱整理剂.若其与N-羟甲基化合物复配使用,能大大提高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和耐磨性能,并赋予织物优良的手感.聚氨酯大分子链上的酰胺基具有捕醛作用,从而使整理织物上的甲醛释放量显著减少.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