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交联剂的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干湿折皱回复性优良,耐洗稳定性超过2D 树脂;其缺点是会使某些染料的色光发生变化,而且在碱性高温情况下纤维易出现泛黄现象.[2]41如在处理浴中添加硼化物,可明显抑制泛黄.陈益人[26]等用此类交联剂进行苎麻织物免烫整理,采用硼酸作纤维泛黄抑制剂,发现随硼酸用量增加,织物白度增加,但折皱回复角下降.
1.8 1,3,5-三丙烯酰胺六氢化均三嗪交联剂
1,3,5-三丙烯酰胺六氢化均三嗪交联剂(FAP)分子上含有3 个同等活性的双键,结构式如下:
最初是20 世纪60 年代由BASF 公司作为交联染料Basazol(含磺酰基的活性染料)的固色剂而推出的,其商品牌号为固色剂P.[2]41FAP 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打开双键,在交联染料和纤维素分子之间发生共价交联,可大大提高染料的固色率和色织物的湿处理牢度.除用于棉织物的交联染色外,FAP 也可用于尼龙织物和羊毛织物的交联染色过程.采用4%(owf) FAP 交联染色羊毛,竭染率98%、反应率100%、固色率98%,染色后织物的水洗牢度4~5 级,汗渍牢度4~5 级,日晒牢度5 级,染色性能较传统染色法有很大提高.[27]后来,FAP 被用于织物抗皱整理中.在整理浴中添加芒硝、氯化钠,经湿式处理,棉布可获得较高的干防皱性和优良的防缩效果.FAP 的主要缺点:(1)对纤维的直接性差,用作固色剂时只适于轧染和印花;(2)水溶性差,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溶解困难.[2]41D M Lewis[28]通过加入氨水的方法解决了该交联剂的溶解问题,并将其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研究表明,FAP 可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浸轧→烘干→汽蒸工艺与纤维素分子交联,免烫效果不低于2D 树脂,其DP 级甚至高于2D 树脂.[2]41
1.9乙二醛交联剂
乙二醛是一种简便易得的非甲醛类整理剂,在硫酸铝催化作用下,用乙二醛溶液经浸轧→烘干→焙烘工艺处理棉织物或真丝织物,可使织物获得防皱防缩效果.乙二醛分子中2 个醛基先与棉纤维分子的羟基反应生成半缩醛,再进一步反应生成缩醛,最终结果通过亚甲基醚键将纤维分子连接在一起,反应式如下[29]:
可见,1 个乙二醛分子最多与4 个纤维素分子交联.研究表明,乙二醛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提高154%,强力损失率为42.5%,较2D 树脂效果好.丝纤维有羟基、氨基等反应性基团,能与乙二醛发生反应形成半缩醛式或氨醇式结构的交联,减少了纤维大分子之间的滑移,表现为抗皱性增强.它们的反应机理如下[30]: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