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概述涤纶改性纤维的加工技术与实际应用情况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实际工艺控制预结晶温度172℃,主干燥温度169℃,干燥时间8h以上,CDP切片干燥效果良好,特性粘数为0.558dL/g,含水率20μg/g。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减少切片结块。由于CDP切片的特性粘数和熔点较PET切片低.因此纺丝温度控制也应比PET低。但CDP由于引入极性磺酸基团,增强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大分子链的活动性,熔体的粘流活化能增大。使熔体表观粘度升高,熔体流动性差,为避免喷丝头组件承受过高的熔体压力,纺丝温度应控制高一些,尤其是纺丝箱体温度,但过高的温度会使耐热性能差的CDP切片发生急剧的热降解,一般螺杆各区温度控制在275~290℃为宜。由于CDP切片中杂质含量多,灰分含量较PET切片多一个数量级,在纺丝过程中,易堵塞滤网,使预过滤压差及组件压力上升较快,使用周期明显缩短。为了延长使用周期可将组件初始压力和后压适当降低,并采用适宜的纺丝温度,因为CDP对温度很敏感,要获得流动性好的熔体,纺丝温度必须合适。由于聚酯大分子中引入第三单体,聚酯结构规整性遭到一定的破坏,有利于熔体的纺丝冷却成形。因此生产中通常控制纤维的冷却条件较PET要缓和一些,实际生产为侧吹风湿度控制在7O%,侧吹风温度为23℃,吹风速度为0.32m/s,效果比较理想。再经过拉伸等工序之后,便可获得染色性能良好的涤纶改性纤维。

3.特殊性

采用磷系共聚阻燃剂、间苯二甲酸及脂肪族二元羧酸与PTA、MEG进行共聚反应可制备阻燃高收缩聚酯切片,对纺丝工艺调整改进后,制备出阻燃高收缩涤纶。对聚合工艺加以适当调整,可增加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优化阻燃高收缩切片的性能指标,使其熔点降到比常规半消光阻燃切片低5~8℃。磷系阻燃聚酯切片的纺丝温度比普通聚酯切片的纺丝温度低5℃左右,其可纺性良好;在改进的纺丝工艺条件下,可纺制出阻燃剂添加量为4%一12%、断裂强度为3.5Cn/dtex以上、断裂伸长率为25%左右、织物极限氧指数为30~35的具有良好可纺性的阻燃涤纶。涤纶对人体体液具有高抗渗透性等优点,适用于医用材料。用涤纶制成的生物医用材料植入人体后,长期浸泡于血液中会产生不利人体健康的凝血问题。对纤维表面进行化学改性,采用表面接枝、共聚、等离子体处理等方法,可以改变其内部官能团结构、表面结构,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得以改善涤纶的抗凝血性能。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取代水作为介质进行染色可减少水资源浪费,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具有良好效果,在用此法对涤纶的染色过程中,纤维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熔点提高、结晶度增加、纤维收缩率提高。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温度、压力的提高,涤纶的熔点、熔融热略有增加,纤维表面的低聚物增多,纤维的结晶度有所增加,取向度略有下降,涤纶织物收缩率增加。预定型处理有助于提高涤纶热稳定性。纳米氧化锌粒子和纳米氧化钛粒子可用作聚酯纤维的添加剂,添加纳米粉体可促使涤纶碱水解,并且在纤维表面形成长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的微孔结构,为制备舒适性及易染性涤纶创造了良好条件。蒙脱土是典型的硅酸盐矿物,具有较高表面性能、较强亲水性,与聚合物相容性差。对蒙脱土有机改性后,可提高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有机改性后蒙脱土通过特殊的添加方式加入到聚酯中,层状硅酸盐蒙脱土有很高远红外反射系数(大于90%),以插层复合方式进入聚合物分子中的有机蒙脱土以纳米尺寸分散到聚酯中,使纺丝得以顺利进行,得到的初生纤维具有较强反射远红外特性,其织物具有蓄热保温功能和改善微循环功能。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