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铜氨纤维/细旦涤纶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3.3、并.粗工序
 由于铜氨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抱和力差,并条工序应保证通道光洁,车速不易过快,并合理分配主、后区牵伸倍数。选择粗纱捻系数时,以不影响细纱牵伸为前提,偏大掌握。粗纱卷绕张力偏小掌握,尽量减少须条意外牵伸,粗纱伸长率控制在1.2%左右。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工艺参数分别见表3和表4。

3.4、细纱工序
  为控制成纱质量,达到良好的条干水平,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大隔距.重加压”的牵伸工艺;
 (2)优选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倍数之间的匹配;
 (3)适当降低车速与锭速,可以减少毛羽数量和断头;
 (4)选用硬度适中的高弹性胶辊可减轻缠绕罗拉和胶辊,有利于提高成纱条干水平;
 (5)合理选配钢领.钢丝圈。
  其主要主要工艺参数为:
  罗拉隔距     19mmx35mm
  罗拉加压     14dan/双锭x10dan/双锭x14dan/双锭
  后区牵伸倍数   1.23倍
  捻度       84.3捻/10cm
  捻系数      325
  钳口隔距     3.0mm
4 、成纱质量水平
  14.8tex铜氨/细旦涤纶混纺纱的质量水平见表5。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