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醋酸酐类活化剂
醋酸(酐)类化合物的活化机理属于第二类,即醋酸(酐)类化合物与HOO-发生SN2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比H2O2更活泼的漂白剂———过氧乙酸阴离子,从而提高了漂白效率。对-醋酸基苯磺酸钠发生以下反应:
陈祖鑫等[7]就对-醋酸基苯磺酸钠作为H2O2漂白活化剂漂白进行了研究。以实验室自制的预煮蔗渣浆为原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醋酸基苯磺酸钠对H2O2漂白具有明显的活化作用,活化后的H2O2漂白与常规H2O2漂白相比,在活化剂用量5%(对绝干浆)、NaOH用量1.5%,漂白90min后加入活化剂,漂白时间2h,温度55℃的条件下,白度增加了4.2%ISO,高锰酸钾值下降了0.5,且漂白温度从80℃下降到55℃,时间从2.5h缩短至2h。由此可见,对-醋酸基苯磺酸钠对H2O2漂白具有良好的活化效果,且漂白温度低,漂后浆料白度高。
2.4.2 杂多酸盐类活化剂
研究表明,有的杂多酸盐脱木素选择性高且具有催化有机废物湿氧化的双重功能。但是该工艺也有两点弊端:一是在有效脱木素条件下温度偏高,而杂多酸盐在pH4~5时才较稳定,致使纤维素在高温酸性条件下水解较剧烈,纸浆的强度性能降低;二是杂多酸盐用量大。但是,经过研究发现,杂多酸盐的这两个弊端有可能因为其特殊的性质而避免。
钱学仁等[11]对Na2[PMo10V2O40]催化H2O2脱木素的温度效应进行研究后发现,Na2[PMo10V2O40]催化H2O2脱木素呈现“异常”温度效应,与Arrhenius方程相悖。这一“异常”现象可能暗示体系中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平行化学反应:一方面,Na2[PMo10V2O40]催化了的H2O2脱木素反应;另一方面,Na2[PMo10V2O40]催化了的H2O2分解反应。在温度60℃以下时,脱木素反应起主导作用;在温度超过60℃时,H2O2的分解反应起主导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能利用这一异常效应找到一个最佳温度,使得Na2[PMo10V2O40]/ H2O2体系在高得率浆漂白中,既保证H2O2的漂白效果,又兼顾高得率的要求。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