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抗菌防臭纺织材料的加工方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目前,对纺织材料进行抗菌防臭加工的研究报道很多,所用的抗菌剂有季胺盐类、服类、脂肪酸醋类、金属化合物等.这些抗菌剂有的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纤维,并存在试剂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抗菌防臭效果欠佳、耐久性、耐洗性差等缺点.蚕丝织物具有轻薄、透气、穿着舒适,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蚕丝纤维的抗菌防臭加工却很少见有报道.
  我们现在提供一种对蚕丝等多种纺织材料通用的抗菌防臭加工方法及其制品,具体加工步骤是:
  将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在单宁酸溶液中浸渍处理,使单宁酸吸附在纤维上,浸后水洗;2.将浸渍后的纺织材料或纺织制品再在金属氨络合离子溶液中浸渍处理,使单宁酸与金属氨络合离子生成单宁酸金属络合物并结合在纤维上,浸后水洗,烘干或晾干.浸渍处理的一般条件为:金属氨络合离子溶液浓度0.005M~ZM,浴比1:20~1000,温度常温,时间20分钟~24小时;常用条件为:金属氨络合离子溶液浓度0.01M~0.2M,浴比1:30~200,温度常温,时间30分钟~180分钟.
  加工时用的金属氨络合离子可用铜氨络合离子、锌氨络合离子、镍氨络合离子、或银离子代替.
  铜氨溶液等对蚕丝、棉、麻、人造纤维有溶解作用,因此一般不宜直接处理这些纤维.应先使纤维吸附上单宁酸,再用铜氨溶液等处理.根据我们研究发现,纤维吸附单宁酸后,再在铜氨溶液中浸渍时,纤维受到单宁酸的保护,不会发生溶解,而是单宁酸与铜氨络合离子生成单宁酸铜络合物稳定地结合在纤维上,使纤维或织物具有很强的杀菌抑菌能力.单宁酸和铜盐水溶液也能生成络合物,但与单宁酸和铜氨络合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结构不同,且反应速度慢,生成量少.
  用本加工方法制取的抗菌防臭纺织材料及其制品,其特征是纤维分子中结合上单宁酸与金属氨络合离子生成的单宁酸金属络合物,纤维、单宁酸、金属离子三者的重量比为1:(0.005~0.5);(0.001~0.20).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